-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调查研究
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调查研究摘要 目的 了解电白县树仔镇山美小学学生及学前儿童(合称为学童,下同)暴发流行腮腺炎的情况,分析暴发流行原因。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传染病调查个案卡,对山美小学曾于流行期间出现发热、咽痛、腮腺发炎肿胀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学童进行调查,最后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治疗经过等情况作出综合判断。结果山美小学共有389名学童,先后有31名学童发生腮腺炎。病例分布在五个班级,其中以一年级为最多(22人),占发病数的70.96%;其次是学前班4人,占发病数的12.90%。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治疗经过等进行分析,树仔山美小学在校学童发生了腮腺炎暴发流行,属本地疫源。而免疫力低、教室卫生条件差及疫情未能及时报告则是本起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尽快建立健全乡村疫情监测报告网,做到万一有疫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关键词:腮腺炎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2005年11~12月,电白县树仔镇山美村委会发生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为全面了解疫情暴发情况,分析暴发流行原因,及时扑灭疫情,我们迅速组成疫情调查小组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发病者均为山美小学在校学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树仔山美小学曾于近期发生过发热、咽痛、腮腺发炎肿胀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学童。
1.2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传染病个案调查卡,分发给各班主任协助调查。此外,走访村个体诊所、卫生院,核对免疫接种档案;询问有关村民或学童家长收集有关信息。然后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治疗经过等判断是否患过腮腺炎。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树仔镇山美村委共有5条自然村,人口3340人。山美小学是山美村委唯一一所小学,在校学童389人,教职工16人,除六年级二个班外,其他各级(含学前班)均设一个班。其中学前班49人,一年级47人,二、三年级各48人,四年级60人。经过对学校、个体诊所、自然村村民进行调查了解,发现自2005年11月下旬以后陆续出现发热、咽痛、腮腺发炎肿胀等共有症状的病例,发病者全为山美小学学童。首发病例是詹海燕(一年级学生,山美村人),时间是11月20日,同一天还有另3人发病,男、女各2人,均无外出史,无腮腺炎疫苗免疫史。之后,陆续发病。到12月15日调查时止,共31人表现为共同症状,有28人已到诊所诊治,其中,26人已经痊愈,还有2人正在家里治疗休息。另外3人往医院治疗。均被诊为流行性腮腺炎。
2.2 流行病学调查
2.2.1 时间分布对31名病例调查发现,最早出现病例是11月20日,有4例。首发病例为詹海燕。之后,11月23日1例,11月25日2例,11月27日1例,12月1日、2日各2例,12月3日1例,12月4日3例,12月5日2例,12月6日3例,12月7日4例,12月8日、9日、10日各1例,12月11日2例,12月13日1例。
2.2.2 空间分布病例分布于五个班级,其中以首发病例詹海燕所在的一年级为最多(22人),占总病例数的70.96%;其次是学前班4人,占病例数的12.90%;二、三年级各2人,占6.95%;四年级1人,占3.26%。若按自然村归类,31个病例分布于3条自然村,其中山美村23例,占74.19%;下排村7例,占22.58%;土公漏村1例,占3.26%。病例数最多的每户2例,共4户,分布于山美村3户,下排村1户。
2.2.3 人间分布病例中男23人,占74.19%;女8人,占25.8%。发病年龄在4岁至11岁之间,其中4岁、6岁、9岁各2人,5岁、10岁、11岁各1人,7岁18人,8岁4人。
3.结论、分析与建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树仔镇山美小学发生了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免疫力低下,在31名患者中仅1人有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史(2003年11月接种);其二,在小学调查中发现,学校教学楼有两层,一至四年级均在一楼,调查时四个年级的课室只打开数扇窗户,一年级病例座位彼此相邻,平时接触密切;其三,学校无专职校医,教职工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及危害性缺乏认识,学生出现发热、咽痛、腮腺发炎肿胀等共有症状,而且病例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学校只是动员学生在家治疗,而不懂得将情况及时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此外,该村委有乡医2人,乡医在诊治时亦未作登记与报告。
综上所述,该起学童腮腺炎暴发流行以在校班级内流行为主,整个过程反映了教职工及乡医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不重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有乡医认为,腮腺炎虽是传染病,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为了个人经济利益,产生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