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畜为益――谈中国古代肉食.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畜为益――谈中国古代肉食

五畜为益――谈中国古代肉食中国食文化讲座之七 维生文化使得中华民族走上了“食草”的道路,催生了中国古代的种植业和制陶业。但是,中国人并不排斥食肉,而且中国古代也有着比较发达的养殖业,只是这种养殖业是伴生着种植业而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人类是从动物群中走出来的,虽然不再与动物为伍,为了生存和发展,却依然要与动物同行。他们要从动物身上吸取相当部分的能量,用动物的血肉强壮自己的体魄。先民们最早的经常性的生产活动,是通过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的。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估算:从古到今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八百亿之众,有七百亿以上的人为狩猎兼采集者。 恩格斯曾经指出,肉食在人类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肉类有丰富的营养,它缩短了消化过程,有效地保存了人的精力与活力,对大脑的发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肉食还引发了两个有巨大意义的进步,即火的使用与动物的驯养。 早期人类的进化对肉类的需求很高,特别是脑的发育。脑量的增加需要通过提高能量的供应来实现,肉类是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集中来源,只有在食物中提高肉类的比例,早期人类才可能形成超过南方古猿的脑量。旧石器时期的狩猎活动,对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狩猎行为发展了人的智力,促进了工具进步,也改进了人类的体质,将自己的外表与动物明确区别开来。 在追逐动物中的散热要求,使人类脱去了体毛,也有人认为人类的体毛是在熟(肉)食的作用下脱去的。咀嚼是一种饮食活动,直立人食性的改变使得咀嚼时后部牙齿用得较少,结果下颌骨及面部相关骨结构减小,人的吻部向后收缩了许多。收缩了外凸的吻,使人类的面容与猿类产生了明显的距离,也能使后世有情人能够来电香吻,吻出了那么多柔肠百转的爱情故事来。 恩格斯曾经指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恩格斯根据当时所掌握的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的材料总结出来的。近百年来考古学和民族学的发现表明,在西半球,首先出现的是农业部落,古代埃及、印度、两河流域和中国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从农业开始的。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畜牧业和谷物种植业有没有因果关系呢?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既有关系,也没有关系。 有一些民族,如闪族和雅利安人,似乎就是从饲养家畜开始的。他们一旦习惯于畜牧生活之后,势必要学会种植谷物,以便在远离草原的地方维持大群牛羊的饲料。而有些民族虽也源于采集和渔猎经济,但谷物的种植并非是因牲畜饲料的需要。这些农业部落甚至出现在游牧部落之前,部落中也有畜牧业,只是居于从属地位而已。 再来看我国,在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时代遗址,即发现了生活在一百八十万年前的人类打造的石器,还有带有切割痕迹的鹿角和烧烤过的动物骨骼。陕西蓝田人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有三门马、大熊猫、野猪、斑鹿、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爪兽、硕猕猴和兔,多数是当时人们享用过的肉物。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是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俱备了。半坡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村庄,在其居住的遗址附近,就有两处牲畜栏圈的遗迹。发现的动物遗骨,经鉴定为家畜的,以猪、狗、牛、羊、鸡为最多,还有绵羊和马。此外,一只剖开的蚕茧被发掘出来,如果被证明是养殖的,那就是人类已知最早的昆虫养殖了(蜜蜂是在几千年后才处于人类的控制之下)。除半坡外,仰韶、红山、大汶口、龙山、马家窑、齐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都有上述家畜大量存在。仰韶遗址还有马骨,齐家遗址有马和驴骨。南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猪、狗和水牛骨为多,如河姆渡遗址、福建昙石山遗址、广东潮安桥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和云南大理的新石器遗址等,都有上述家畜遗存,河姆渡遗址还有家猫的遗骨。在黑龙江密山新开流新石器文化遗址和辽宁的红山文化遗址、内蒙古的富河文化遗址及南方的许多同时期遗址中还有大量的鹿骨遗存,有的遗址鹿骨比猪、狗骨还要多,说明鹿类那时可能已经开始被驯养。 新石器时代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虽然已经成了主要食物来源,但渔猎仍是很重要的副业,许多遗址都有种类繁多的鱼骨、兽骨和鸟骨遗存。内河的龟、鳖、螺、蚌和海边的蚝、蛤、蚬、贝等也分别存在于各地遗址中。旅大地区的同期遗址中还有鲸鱼、鲨鱼骨骼和石网坠,可见在五千年前,辽东半岛的先民已经能到深海捕鱼。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新石器早期遗址和广西等地遗址中还出土过螃蟹遗骸,说明我们祖先吃螃蟹最少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文明史始于商代,在商朝之前只是一个朦胧不清的夏朝。但是在那个时期的几座城市已被挖掘出来,出土了美丽的青铜器,以事实表明了夏朝的存在。红山文化的大型村落,相当规模的庙宇,精美的玉雕,甚至比夏朝更早。那里的资料把人们带回到公元前3 500年以至更早的时候,足现了中华民族五六千年的文明史。著名的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的文明。我们得以知道,在那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