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觉法验收中药饮片体会
五觉法验收中药饮片体会每味中药饮片在其外形、气味等特征上都有其独特和固有的性质,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来识别药材的形、色、气味从而鉴别出每味中药材的真伪优劣,便于中药饮片验收入库。本人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运用“五觉法”(即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验收中药饮片,快速方便,可信度较高,现总结如下。
1 视觉法
利用视觉器官来观察药材外部特征、颜色变化及发霉虫蛀等情况,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1.1 看外包装
目前,市场上中药饮片均以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进行流通,每袋规格有0.5kg,1.0kg,2.0kg不等,验收时先看包装袋上的标签是否标有药名、规格、重量、产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质量合格证等,逐一核实验收,每个品种可抽出1~2袋核实重量,近期发现有一批灯芯草药材,捆扎灯芯草用的纱绳既粗又长。经称重。灯芯草与纱绳重量比为1:5.7,很明显,不法商贩是为了增加灯芯草重量,在包装药材时做文章,验收时应注意。
1.2 验收包装内药材
目的是查看药材内在品质是否有掺杂、霉变、虫蛀等质量问题,如黄柏饮片应剥去粗皮以深黄色呈裂片状分离者为佳,浅暗黄色者为次。若出现灰绿色且霉变者应及时处理。
1.2.1 有一批商品菊花“饼”,外观颜色呈淡棕色。清香气较淡。撕开菊花“饼”后,发现“菊花心”有虫蛀,应退货处理。
1.2.2 防己在临床上常将广防己与防己混用,《中国药典》规定:防己以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作药用。广防己以祛风止痛见长,防己偏于利水消肿,它们外观性状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断面淡黄色。有排列较密的车轮纹,后者断面灰白色,放射状纹理较稀疏,且粉性较强。两者不可代用或混用。
1.2.3 麻黄根与麻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麻黄是麻黄根的地上部分,有发汗解表作用,麻黄根则止汗,两者功效恰恰相反。但时有发现麻黄根饮片内混有3~8%的麻黄。说明在产地加工时未按炮制规范净制。
1.2.4 有一批蒲黄炭因炮制太过。成品颜色为深褐色和黑色。不存性(已炭化)。不符合药用要求而拒收。
2 味觉法,也称口尝法
利用舌体的味觉细胞辨别药材的辛、甘、酸、苦、咸、辣、涩、淡,味觉鉴别时要?嚼足够时间,使舌部充分感受药材的各种味道,便于更准确判断,同时应注意,在确认不是毒性大的药材时,才用口尝法。尝毒性低的药材,量要少,尝后应立即漱口,以免引起中毒。药材加工炮制后,一些较明显的外部特征已被破坏,有的甚至面目全非,难以用视觉法鉴别,可用味觉或嗅觉法判断验收。
2.1 粉末类药材的味觉鉴别
三七因价格较高,掺杂者往往把矿物类药充入三七内打粉包装,本人验收三七粉时,单从粉末颜色上看,难以区分,经口尝后就容易辨别了。正品三七入口则先苦而后微甘,口感纯正。掺伪三七粉则微苦,涩,有顶牙感。琥珀为古代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入地千年转化而成,验收时发现有将松香打成细粉冒充琥珀粉的情况,此粉末淡黄色,味苦,略有松节油气,嚼之发粘且有砂烁感。正品琥珀末呈黄棕色或红棕色。无臭,味淡,嚼之有沙沙声但无砂烁感,可将两者区别。
2.2 全草类药材的味觉鉴别
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有消炎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随着绞股蓝药用价值的提高。资源的紧缺,商品绞股蓝中常有代用品(乌蔹莓)混入。因外形、颜色近似,难以区分。但口尝后,绞股蓝味苦,微甘,有清香气,代用品(乌蔹莓)味酸,微苦,可将其辨别。
2.3 树皮类药材的味觉鉴别
海桐皮的商品名较多,药典规定以豆科植物刺桐的树皮作海桐皮药用,验收时发现有一伪充品,两者饮片外形相似,但伪充品微苦,嚼之有粘性,因为与正品海桐皮气味不同而拒收。
3 嗅觉法鉴别
人的嗅觉通常是敏锐的,能分辨出各种药材的气味,只有平时常嗅药材,不断记忆,并积累各种药材的固有气味特征,辨别药材的准确度才会高,牡丹皮有特异香气;白鲜皮有羊膻气。若气味发生改变。提示药材质量欠佳。如地龙出现腥臭气。蜈蚣有腐败臭气时,说明药材已变质。有一次验收贴有香加皮标签的药材时,闻之香气不浓。尝后味淡无苦味,最后确认竟然是地骨皮饮片。造成两药张冠李戴的原因,可能是分装人员粗心大意,贴错标签的结果。所以,验收人员把好最后一道关卡至关重要。
4 触觉法鉴别
通过抓捏药材、感觉药材质地软硬及坠手程度,判断药材水分多少和掺杂情况。
4.1 地鳖虫属动物类药材,因价格看好,使假者用饲料拌泥沙将其喂饱后烫死,以增加重量。验收时手感坠重,腹部饱满坚硬,难以折断。若平时不多接触、不多比较,是难以发现的。
4.2 海金沙以干燥成熟的孢子入药,验收时发现有一批海金沙颜色稍深,打开包装,用手捻之。该海金沙光滑感差,灵活性欠缺,且润手。置火中燃烧爆鸣声稀少,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