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县委副书记到瓷塑大家
从县委副书记到瓷塑大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让德化陶瓷变得更加完美,走得更加遥远,无论是做县委副书记,还是艺术大师,都是邱双炯不懈的追求。
在德化,邱老绝对是一知名人物,不仅在陶瓷界闻名,在整个县城都家喻户晓。这是由于邱老他不仅是一位瓷塑大家,在退休前,还是德化县委副书记,并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德化的水电事业。他在任期间推广的以电代柴烧瓷新技术,不仅促进了陶瓷业的迅速发展,还有效地保护了德化的自然环境。
瓷窑里“抢”出的青山
德化虽是一千年陶瓷古都,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瓷厂并不多,也就是两家国营陶瓷厂、七八家乡镇厂和30多家村办厂。到了1982年,也不过发展到100多家,年产值不过亿元。
产值虽不多,可每一个瓷窑却都是一只“柴老虎”,每家瓷厂里都堆着一座座的柴山。
与瓷厂柴山相对应的就是周边光溜溜的山头,连马尾松都被砍得只剩树梢的最后三个枝丫,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尾”松了。
大量的柴火烧着,天空自然也是灰蒙蒙的,每天都像似被雾罩着。
照此下去,不仅景色优美的戴云山要被烧秃了,水土环境被破坏了,陶瓷产业也一样还是上不去。
主管工业的时任德化县委副书记邱双炯即使是现在谈及当时的情景,仍觉得十分痛心。
“不能再烧下去了,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最重要!”
邱双炯在进行了详细调研后,提出了“用水发电、用电烧瓷”的想法,并于1981年坚持成立了德化节能办公室。
3个月后,第一座“电窑”试验成功,并在之后进行了快速的推广,大大缓冲了当地日益尖锐的“林瓷矛盾”。
古稀之年成就的艺术大师
有句老话叫作“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老年万事休”,可邱双炯到了老年却不想”休”。
他将最美好的四十年春秋贡献给了德化的水电事业,退休以后,他决定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事情。
他开始带着自己的老伴,远离城区,搬到了城北风景优美的凤凰山北坡,建立了集艺术与科研于一体的凤凰陶瓷雕塑塑究所。
做电厂厂长、做水电局局长、做县委副书记,邱双炯忙的都是公务,只能抽空做点从小就十分钟爱的陶瓷。1985年,为研制“玛瑙釉”,他只好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自制的简陋小实验室里,熬了100多个夜晚。还好,终于实验成功了。外表似黑釉,光射下则闪动出血红宝石色光芒“玛瑙釉”,算是给他100多个夜晚的最大补偿。
为什么已做领导了,还费这么大的精力研究陶瓷?其实,在做行政工作以前,邱双炯做的就是陶瓷。
14岁的时候,他就到蕴玉瓷庄做学徒,拜当时的瓷庄主人、著名雕塑艺术家苏勤明为师,学习瓷塑。
在蕴玉这百年瓷庄,他一干就是6年,一直到身边的师兄弟都转了行。只剩下他个时,才被师傅无奈地放回家。
这6年里,邱双炯不仅勤快、肯吃苦,还特别爱学习,喜欢动脑筋,常常晚上点个小油灯边干边琢磨,对捏、塑、雕、刻、镂等不同的技法,都练就了一手绝活,深得师傅的器重。如果不是由于瓷路不畅,师父家的生意走下坡路,说不定他就做一辈子瓷器了。那样的话,对德化百姓来说,恐怕又未必是好事。
小时候,没条件时都那样肯学,退休后,条件好了,邱老更是如鱼得水,不断他推出一件件新品。他创作的弥勒、神仙罗汉、观音等仿古作品远销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其他作品也是大受欢迎。
他历时3个月,用全手工精心制作的《坐岩观音》白瓷雕,一经推出,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德化瓷雕的制作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将瓷泥塑造成形后,浇注石膏模型后,注浆成型;二就是用瓷泥堆雕。没有模具,没有原型,直接将瓷泥堆在一起,凭借把篾刀,一笔一划地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态,然后再挖成空心瓷坯烧制。这样的瓷雕作品,雕一个就是一个,所以也叫孤品瓷雕。
现如今,在德化,创作时间长、不易烧制的堆塑孤品也就是几个老艺人的绝活,年轻人极少涉猎。邱老这件作品的问世,又使德化数百年前的优秀传统瓷雕艺术重现“江湖”。
另外,他选用德化最著名的“中国白”瓷泥为材料,耗时两年零一个月,烧制完成的《五百罗汉》大型瓷雕群,高35-51厘米,个个神态各异,气势恢弘。
很快地,他的瓷塑成就就受到了陶瓷界的肯定,不仅在古稀之年评上了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还当选了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
细腻精巧的薄胎瓷塑
中国白瓷雕技艺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是德化的民间瑰宝,也是德化瓷都的根,将其传承光大,邱老自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可传承并不等于不否定创新。创新,对于邱老来说,也是一辈子的事业。
薄胎瓷塑就是邱老于1993年,在德化民间传统雕塑技艺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一种瓷雕新工艺。
这种新工艺原料仍然是传统的瓷土,质地也仍然是瓷,可创作出来的作品,精致、细腻,有一种丝、绢的感觉。
他所创作的,由李鹏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