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视野下的民间习惯(曹友志)中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网.docVIP

司法视野下的民间习惯(曹友志)中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法视野下的民间习惯(曹友志)中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网

中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网——曹友志律师团队 /RLp5ZJr 司 法 视 野 下 的 民 间 习 惯 ——“时代先锋宋鱼水”司法审判的另一种解读 曹友志 江苏江成(江阴)律师事务所 摘 要:民间习惯虽然在我国被排除在法律渊源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同样不被认可。乡村司法实践已经表明,民俗习惯一直在农村基层法院的司法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将考察的目标稍作调整,我们会发现,即使在经济发达、充分开放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地区,甚至是涉及“新高科”领域的纠纷解决过程中,民间习惯也一样能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法官的视野,从而实际获得法的约束力。 关 键 词:司法; 民间习惯; 宋鱼水; 国家制定法; on the folk custom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judicature Abstract: For some reasons, the folk custom, can not be found in today’s Chinese statute law. However, showing from research, it doesn’t mean the custom is not approbated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s bu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role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in rural areas. If we change the target a little, its easy to find that even in debates happened in the highly developed and fully opened cities, or in the fields of New Hi-tech, the folk custom will be used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and be obtained with the general law validity. Key words: judicature, Fork custom, Song Yushui, statute law 一、为什么选择宋鱼水 民间习惯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制定法中曾有一席之地。我国第一部正式生效的《中华民国民法》①第一条规定“民事、法律无明文者,依习惯”。该法除了确定民间习惯“法源”地位以外,还吸收了一些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交易惯例,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典权制度。这部民法典颁布于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之时,因此其内容“趋附现代民法潮流,广泛借鉴外国民法制度”[1],颇具有“以西方为师”之势,在这种情境下某些古老的民间惯习仍然得以保留,个中原因似乎很费思量。后来公布的《民法物权编立法原则》解开了这个谜底:“我国习惯,无不动产质而有典,二者性质不同。……二者比较,典之习惯,实远胜于不动产质。” [2]民间习惯因为其所具有的厚重社会实践基础而得以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被立法者所肯定和选择。 新中国建立一段时期以后,民间习惯在立法以及法学理论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苏力教授专门对当代中国制定法中的习惯做了数据统计并就此指出,“中国当代的制定法,除了在涉及国内少数民族和对外关系的问题上,一般是轻视习惯的。”而在理论上,“除了教科书的基本格式,习惯能在法理教科书中占有千把字的篇幅外,习惯一般很少进入法学家和立法者的视野。”[3]我国制定法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审议通过的《民法通则》正是此结论的典型例证,该法第六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习惯在制定法中受到贬抑习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司法实践中实际起着重要作用,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能置换制定法告是被告公司的部门经理,分给原告100多万元奖金提交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盖有公司公章的条子,上面提到要给这笔奖金。被告认为原告是部门经理有可能私盖公章另外,2000年2001年投的标中标了,不应该分配给他。被告提出管辖异议,认为这个案子不属于海淀法院管辖。在一审中,发生了意外,原告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他的家属代替应诉最想得到什么?如果做出一个对你有利的判决,公司的职员、高层会怎么看你,会不会觉得你太狠了?你形式上打赢了官司,事实上会不会失去大家?先跟原告的律师进行了沟通,告诉他根据这个案子的证据,既可能支持原告,也可能支持被告,而且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残忍、残酷、血腥、暴力、苦难和悲伤宋鱼水同志应邀青岛中院作先进事迹报告[1] [2]李秀清.20世纪前期民法新潮流与《中华民国民法》[J].政法论坛,2002(2)。 [3] [4] 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