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行星物理研究简介-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试验室.PDF

行星物理研究简介-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试验室.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星物理研究简介-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试验室

行星物理研究简介 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一颗。但是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许多 方面都显得十分特殊。即使把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三个岩石行星做比较,都依然展现出 许多难以理解但又极为有趣的特征:地球内部过程非常活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活动; 地球表面具有丰富的液态水、富氧的大气,支持了生命的存在;地球空间有巨大的磁层和电 离层系统,不仅屏蔽高能粒子入侵,而且阻止挥发成分逃逸„„如果这些行星在形成初期具 有相似的性质,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十亿年里各自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地球的哪些特点使 其脱颖而出,成为太阳系中——可能也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回答这些问题 的唯一途径,是研究各行星的内部与空间的共性与特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归纳 和演绎。 水星空间环境研究 (钟俊)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0.31-0.47AU) ,其半径和月球相当,是太阳系最小的一 颗行星,但密度比其它类地行星大得多。虽然早在公元前3000 年,人类便发现了水星,但人 们对水星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水手10 号”和本世纪初的“信使”号两个行 星探测计划。这些卫星实地探测表明水星是类地岩石行星中唯一具有类似地球偶极场的行星, 其磁层大小仅为地球的~5% ;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偶极磁轴与自转轴偏离不到 3°。 水星具有与地球相类似的磁层和弓形激波,它的磁层顶、磁尾电流片都与地球类似。由于水 星所在地轨道太阳风条件更加强烈,加上水星具有很小的‘迷你’磁层,太阳风与水星相互 作用在水星空间所发生的磁层动力学等特征明显区别与地球空间(如图1 所示)。可以认为水 星是一个天然的、理想的、人类能实地探测的弱磁层空间实验室。通过水星-地球磁层的“对 比实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行星磁层动力学过程,以及认识强太阳风条件下向弱磁层空间传 输磁通量及等离子体的物理过程。 最近以“信使”号卫星的探测让我们扩展了对水星前所未有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地产 生了新的未曾揭晓的谜团。例如,(1)水星磁层频繁的高能粒子暴是如何产生的?(2 )水 星磁层顶的磁场重联过程与地球有何不同?(3 )水星及内禀磁场的起源及内部动力学过程 是怎样的?(4 )磁层顶电流能够削弱水星磁场发电机吗?这一系列科学问题是当前和将来 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图 1. 水星磁层结构及动力学特征示意图[引自Slavin et al., 2009, Science] 。水星磁层具 有类似地球空间的磁层顶、边界层、尾瓣等磁结构;在动力学特征上,同样会出现类似地球 空间的重联产物,如磁层顶通量管、磁尾通量绳,以及内磁层激发的ULF 波动等。由于水星 内禀磁场很弱,水星空间没有电离层、等离子体层、辐射带等结构。 金星空间环境(戎昭金) 金星是整个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距太阳约0.72AU )。金星的体积、密度、质量 等参数是所有太阳系行星中最为接近地球的,所以金星往往也被称为是地球的“孪生姊妹”, 并认为二者极有有着同样的宇宙起源过程。但与地球不同,早期的卫星观测表明金星并不存 在类似地球那样的全球性内禀磁场。金星有浓厚的大气,地表气压能达93 个大气压,主要 大气成分为CO2, 因而有着非常强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能达将近500 ℃。水蒸气 在金星大气层中含量很少,但金星大气层中较高的氘氢比(D/H)表明金星过去应该有丰富 的“水”,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水”到底是如何损失掉的。 金星虽然没有类似地球那样的全球性磁场,但是其大气在被太阳极紫外辐射下会被电离 形成电离层。如图2 所示,太阳风“携带”行星际磁场(IMF)直接与电离层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电离层具有导电性,使得电离层会阻止 IMF 进入电离层,这样就会在太阳风与电离层 的交界面处形成空间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得 IMF 在靠近电离层的地方发生弯曲,而弯曲 后的IMF 在太阳风的“携带”下跨越两极而滑移进入背阳面而形成“感应”磁层空腔结构。 与地球磁层类似,金星“感应”磁层空腔也同样存在弓激波、磁鞘、磁层顶、磁尾等结构。 太阳风与金星大气的直接作用,会剥蚀金星大气并使其逃逸掉。但金星大气中的“水” 究竟是通过何种机制,何种途径从空间环境中逃逸掉,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近年来,金星快 车利在近磁尾的观测表明“水”应该是从磁尾边界层和电流片中逃逸掉的。金星大气逃逸, 尤其是“水逃逸”,将是当前和将来金星探测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科学目标。这对于我们比较 认识地球大气逃逸,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