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偷袭.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患者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偷袭

糖尿病患者谨防心脑血管疾病偷袭2006年12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曾经给亿万观众带来无尽欢笑的一代艺术家突然辞世,令人感到无比震惊和痛惜,同时也向人们敲响了冬季防治心肌梗塞的警钟。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二是一天之中早晨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的规律呢? 天气寒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纤溶活性下降,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血小板积聚性增高,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易于形成血栓。清晨,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以及糖皮质激素水平浓度升高,体内代谢活性增强,加重心脑血管的狭窄程度和缺血程度,促使粥样斑块的破裂,堵塞血管。 专家提醒:随着寒冬的到来,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要注意日常保健,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袭击。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格外注意。 在糖尿病患者中,5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非糖尿病者的4倍。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的5倍。目前已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即高血糖对于人体的威胁相当于发生过一次心肌梗塞。这是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糖不仅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导致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因此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心脏的损害比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其特点是休息时心跳快,活动时变化不大,表现为快而固定的心动过速。因此,当剧烈运动时,心率不能适应生理的需要而相应增快,使心肌缺血缺氧更为严重,容易发生意外。 如何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保暖做好头、手、足的保暖。冬天在室外,身体热量有40%是由头部散发,所以外出时要带帽子、围巾、口罩,最好穿两双袜子,因为寒从脚下起。在这里,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动物实验,我们知道鸡不易患感冒,那是由于鸡的体温高,但是把鸡的双足泡在冰水中10分钟,鸡很快染上感冒。所以冬天常用温水泡手脚,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抵抗力。 一般来说,人体对气温下降有个适应过程。如果气温是逐渐下降,人体能逐渐适应这种寒冷的环境,如果天气突然变冷,日平均气温比前一天下降7度以上,最高气温在5度以下,人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因此每年第一次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血压的升高,心肌梗塞、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寒冷导致感冒的发生,容易诱发心脑肺等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应警惕第一次寒流到来的危险时刻。当冷空气来时,及时添加衣物,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 补充水份充足的水分可防止血液浓缩和粘稠,有利于改善微循环。一天喝8杯左右水,保持尿量约1500ml/日,尿色淡黄。简单的方法是看晨尿,深黄色则表示缺水。 避免诱发因素寒冷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其他诱因有:剧烈活动、用力排便、精神过度紧张或兴奋等。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便秘,上厕所用力过度,导致血压升高,使附着于血管上的斑块脱落致使血管堵塞。为了防止大便干燥,要多吃蔬菜,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用一些辅助排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老人要过慢生活”。 老人的起居、饮食、活动、上下楼、做事都要慢一些。起床要“三个半分钟”;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而是要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慢慢起来坐半分钟,再将两条腿下垂在床沿边等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总结了大量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规定了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的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相当于空腹血糖在6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8mmol/l以下。 糖尿病患者对于降血糖和降血压已经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降低血脂的重要性。如果血脂水平增高,血中过多的脂肪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壁变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这种改变发生在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上,我们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块可以使血管变窄,并且使心脏血流量减少。当这些斑块破裂后,促进血液的凝固,导致血管栓塞。胆固醇是脂肪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 如何降低胆固醇水平? 把住入口是关键提倡清淡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建议食用脱脂牛奶、酸奶;用菜籽油、橄榄油、向日葵油、大豆油和玉米油等。食用低脂肉类产品,如鱼、无皮的家禽等。避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器官、蛋黄等。多吃蔬菜。 锻炼身体少不了坚持规律、适量的体育运动,对于降低血糖、血脂、血压都有益。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