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瓣在骨科临床应用(附52例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瓣在骨科临床应用(附52例报告)

组织瓣在骨科临床应用(附52例报告)摘要 钢板外露、骨外露及慢性骨髓炎是四肢骨折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往处理比较棘手。本文作者采用组织瓣治疗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本人认为,正确使用组织瓣,必须掌握几个原则:尽量选用简单易行的办法,游离组织瓣治疗不作为首选;取组织瓣时,不使蒂与皮瓣分离;做皮瓣转移时,使组织瓣无张力。同时本人认为,要提高组织瓣治疗的成功率,还必须在术中精心操作、一丝不苟;术后保持一定的病房温湿度,密切观察皮瓣肤色、皮温、弹性及毛细血管充盈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配合高压氧辅助治疗。 关键词 组织瓣;移植;骨折 四肢骨折术后钢板外露、骨外露及慢性骨髓炎,在以往是骨科处理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93年以来,应用各种组织瓣治疗上述疾病52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16-63岁,平均年龄37岁。 1.2 病因 慢性骨髓炎8例,其中肱骨上段骨髓炎3例,胫骨骨髓炎3例,跟骨骨髓炎2例,均并发窦道。钢板外露30例,全部为胫骨骨折术后。骨外露14例,其中胫骨外露7例,内踝皮肤坏死骨外露2例,手指末节刀切伤后指骨外露5例。 1.3 治疗方法: 首先,选择供皮区皮肤,这一点很重要,应充分考虑供区皮肤与受区相适应。其次,供区皮肤术前准备:术前2天剃毛,每天用肥皂水洗净,并用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术日晨检查并行刷洗消毒皮肤1次,而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待术。术中对慢性骨髓炎均行“窦道切除加病灶清除术”,同时3例肱骨上段骨髓炎行“三角肌部分植入病灶创面术”,3例胫骨上段骨髓炎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加植皮术”,2例跟骨骨髓炎均行“带胫后动脉岛状皮瓣转移术”。钢板外露:胫骨上段钢板外露15例均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加肌瓣表面植皮术”;余15例胫骨下段钢板外露中,11例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术”,3例行“筋膜皮瓣转移加植皮术”,1例钢板外露与皮肤缺损均较大,伴胫后动脉断例,行“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术”。骨外露:7例胫骨外露均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加植皮术”,2例内踝骨外露作“复合筋膜皮瓣转移术”,5例手指末节部分缺损伴指骨外露,作“指腹推筋皮瓣术”。 1.4 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3例组织瓣边缘少许坏死,其中2例为“小腿筋膜皮瓣转移术”后,另一例为“小腿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术”后,经换药后痊愈。其余均I期愈合。 2讨论 骨髓炎形成的慢性窦道,骨折后钢板外露及骨外露均为骨科处理的难点,近几年由于组织瓣转移的广泛应用,这些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其中在临床上常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或外侧头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骨或钢板外露为多。这种肌皮瓣由于不做显微吻合,技术上比较容易掌握,而且血管恒定,且管径较粗(腓肠肌内、外侧动脉外径为2.2mm左右),血运丰富,又因肌肉宽大(内侧头长约22.30cm,宽6.10cm,厚1.12cm;外侧头长约20.82cm,宽5.50cm,厚0.82cm),为大面积转移皮瓣提供了条件。这种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上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为宜,并且皮瓣转移后,缝合处不产生张力,部分肌肉覆盖创面为宜。我们通过实践,认为只要术前周密考虑,术中仔细操作则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术前、术中及术后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尽量用简单有效的方法,避免首先使用复杂的组织瓣,尤其是游离皮瓣。本组一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病例,是因为右小腿只有一条胫前动脉,而且钢板外露,皮肤缺损均较大,无法使用周围组织覆盖,才采用“背阔肌游离皮瓣术”。 2.2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 重点观察皮瓣肤色、皮温、弹性及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注意病房内温度保持在26℃到28℃,湿度在50%到60%之间,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血循环,一旦皮瓣发生血管危象,应查明原因,如包扎过紧者,应立即松开敷料;皮瓣下有积血,应即行清除;血管蒂扭转受压采用一般处理无效者,应迅速手术探查,解除压迫。 2.3对慢性骨髓炎,首先通过窦道口注入美兰,使病灶周围清楚, 彻底切除窦道及周围的疤痕组织,清除并扩大骨窗内肉芽组织,用双氧水及洗必酞液反复冲洗,置头孢唑啉1.0于骨窗内,取肌瓣时将肌瓣的远端超过病灶,使之卷曲于病灶内,肌瓣周围与骨膜相缝合,防止肌瓣回缩。 2.3 在取带胫后动脉岛状皮瓣时,首先要测定胫前动脉完好,才能采用带胫后动脉岛状皮瓣。而且要注意在分离蒂时不要将蒂与皮瓣分离,故为了保护蒂应尽量将血管周围组织带入其内。在岛状皮瓣转移时不能使胫后动脉受压、扭曲。 2.4 对钢板外露,尽量采用肌瓣或肌皮瓣,3例钢板外露行筋膜皮瓣,有2例远端坏死,可能与我们在深筋膜下分离时,损伤深筋膜有关,作肌瓣或肌皮瓣转移时尽可能保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