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杉基因组DNA遗传标记芯片的构建与分析CreatingandAnalyzing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2011 年, 第9 卷, 第1726-1734 页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1, Vol.9, 1726-1734
http://mpb.
技术主题
Technology Feature
冷杉基因组DNA 遗传标记芯片的构建与分析
饶龙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富阳, 311400
通讯作者: raolb@163.com 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 201 1 年, 第9 卷, 第101 篇 doi: 10.5376/.201 1.09.0 101
收稿日期:2011 年08 月14 日
接受日期:2011 年09 月07 日
发表日期:2011 年09 月15 日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
件的使用与传播。
引用格式(中文) :
饶龙兵, 2011, 冷杉基因组DNA 遗传标记芯片的构建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online) Vol.9 No.101 pp.1726-1734 (doi: 10.5376/mpb. cn.2011.09.0101)
引用格式(英文) :
Rao, 2011, Creating andAnalyzing of Biochip of Genetic Markers on Genomic DNA of Abies ,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Vol.9 No. 101 pp.1647-1653 (doi: 10.5376/.2011.09.0101)
摘 要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正在从以测量DNA 片段大小的凝胶电泳技术向以杂交为基础的高通量芯片技术过渡。本文主要
研究了冷杉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基因组DNA 的复杂性和复杂性降低方法、芯片的文库构建、芯片质量控制和有效标记
参数选取、基因组DNA 遗传标记芯片的制作方法,并将冷杉基因组DNA 遗传标记芯片在冷杉遗传多样性检测中做了初步
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B 法提取冷杉基因组DNA 质量较好,满足生物芯片对DNA 质量要求;利用Pst Ⅰ+Taq Ⅰ
+Mse Ⅰ酶切组合和Pst Ⅰ引物扩增得到克隆片段数量与质量均较好;试验共挑选4 608 克隆点(标记点)制作芯片,得到 821
个有效标记点,得率约17.8% ;用该芯片试分析8 个供试样品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8 个样品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100%,
多态信息指数为0.40,利用得到的标记位点可以有效开展8 个样品的遗传关系分析,样品遗传距离位置和大小在重复样品中
支持率为100%,表明结果可靠。本试验将生物芯片技术和遗传标记技术结合起来,成功制作了能用于遗传分类和遗传多样
性检测的冷杉基因组DNA 遗传标记芯片,该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遗传作图、分子辅助育种、物种分类和进化等研究。
关键词 冷杉; 基因组DNA; 遗传多样性; 遗传标记芯片技术
Creating and Analyzing of Biochip of Genetic Markers on Genomic DNA of Abies
Rao Longbing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311400, P.R.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raolb@163.com; Authors
Abstract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 technologies are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gel-based assays measuring DNA fragment sizes
to hybridization-based microarray assays with high throughput. The methods of extracting and enzyme digestion of genomic DNA,
creating m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