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藏元代王蒙《竹石图轴》.docVIP

苏州博物馆藏元代王蒙《竹石图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博物馆藏元代王蒙《竹石图轴》

苏州博物馆藏元代王蒙《竹石图轴》这幅《竹石图轴》(图1)混杂在那些长卷巨幛中,并不起眼,若非仔细探寻,它的命运也许会像往常一样默默无闻。此画亦称《黄鹤山樵竹石游灵岩诗轴》,通高77.2厘米,宽27厘米,纸本墨笔。左上方数枝墨竹飒飒斜出,萧散淡泊。下方点缀大小拳石数块,披麻皴,点苔,复染淡墨,拳石浑厚湿润。而画幅中间大片空白处,楷书题七言绝句4首。 其一: 太湖秋霁画图开, 天尽烟帆片片来。 见说西施归去后, 捧心还上越王台。 其二: 西施绝代不堪招, 独倚危阑吹洞箫。 七十二峰烟浪里, 不知何处是夫椒。 其三: 夫椒山与洞庭连, 半没苍波半入烟。 堪信鸱夷载西子, 馆娃宫在五湖边。 其四: 云拥空山万木秋, 故宫何在水东流。 高台不称西施意, 却向烟波弄钓舟。 诗后题署:“至正甲辰(1364年)九月五日,余适游灵岩归,德机忽持此纸命画竹,遂写近作四绝于上,黄鹤山人王蒙书。” 此画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作品。据画作原题可知,这件作品是王蒙应德机之邀所作。据画幅上的印章,德机姓张。 张德机名纬,字德机,号艇斋,元代收藏家,江苏金坛人,以行书名世。此方印章还出现于赵孟行书《秋兴八首》卷(上海博物馆藏),倪云林所撰《清(bì)阁全集》亦有诗文著录。可知张氏交往甚广,闻达于东南士人之中。现藏南京博物院的倪云林《丛篁古木图》题识中提及倪在作该图时,亦有德机在场,亦证他与倪云林交情甚笃。张徳机之兄张经,字德常,初为吴县丞、后经县尹、嘉定州事,于至正壬寅(1362年)调任松江府判官。张德常为张士诚(1321~1367年)政权的地方官,可推知兄弟二人早已入张士诚门下,并与当时吴中诗人郑元祜、陈秀民、倪瓒、李孝光、成廷琏、高启等咸有交往。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载杨基《送张府判诗序》称赞张德常之能,华美之词溢于言表。明王鏊《姑苏志》卷四十一:“张经,字德常,金坛人。博学通才,为一时之望。初任吴县丞,至正丙申,行省以牧字者罕良,遴选而更张之。自经等,令、丞、簿、尉同日命十一人,盛赐遣之。经在任三年,以政最升知县事,仁恕公廉,教化平易,折狱明慎,时扰攘之余,继以凶疫,民死者半,经焦劳全活,百姓感怀,省又陈荐擢嘉定州同知。” 元四家既以隐逸著称,王蒙自号黄鹤山樵,为何却和张士诚的部下过往甚密? 1360年王蒙走访了苏州,此后的一段时间他一直在苏州活动,并且参加了多次文人聚会。据美国学者文以诚考证,王蒙似乎在14世纪60年代和姑苏张氏政权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效忠于张氏政权。不过他在吴地的处境可能比较窘迫,因为他在苏期间的诗文多次使用了有关西施、夫差、范蠡等人的典故。除了这幅书画以外,还有另一幅王蒙完成于1364年的《竹石流泉图》,也和他参与过政治活动有关。王蒙和张德机兄弟的关系实际就是同事关系,至少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政治取向。也许确如单国霖所言:尽管现在尚不能确定王蒙究竟是在元朝政府还是在张士诚幕下任职,但他曾一度跻身官场的形迹是无可置疑的。鉴于张王之间的关系,这幅画依然可归于朋辈之间的馈赠之作,所以作者并没有受到索画人的严格限制,在画完索画人要求的墨竹后,兴致高昂地写下了他刚刚创作出的4首记游诗。 有明一代,此画淹没无闻,未见于公私著录。根据画作上的钤印和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略知其流传。右下角“渐江僧”白文印是明代四僧之一渐江(1610~1664年)自用印。渐江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鸥盟,为僧后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歙县人。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渐江一生游历大江南北,以自然为师,博采众长,尤好倪瓒。画风简约,极具倪瓒疏简之遗风,但未见有仿倪瓒好友王蒙之作。可能是王蒙的画风历来以绵密繁茂取胜,和渐江的风格相去甚远之故。此画作于1364年,其上的“渐江僧”白文印表明画成约300年后渐江接触过此画。 画面的左侧有4方印记。 左上方“谨庭秘玩”朱文长方印和“陆恭私印”白文印,是吴县人陆恭的鉴藏印。陆恭(1741~1818年),字孟庄,号谨庭。乾隆举人,王文治之婿。读书嗜古,精鉴赏,喜碑版收藏。苏州博物馆藏《七君子图》吴镇画作上也有陆氏“陆谨庭氏审定真迹”之印。 左下方:“霞壁黃瑞家藏”白文长方印是晚清台州学人黃瑞鉴藏印。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现代地质学也表明台州多珊瑚岩,柱状节理,因此,霞壁应是台州之别称。黄瑞(1837~1889年)是晚清浙江临海学者、藏书家、书画收藏家。“秋籁阁”是他的藏书楼,又有“爱日草堂”,亦称“溪南书藏”,聚书数千册,多供他自己研读、著述之用。黄瑞一生著述总计80余种,以地方文献专家而扬名台州。左下方“顾子山密箧印”则是苏州过云楼主人顾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