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论文.docVIP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毕业论文 目录 1、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 文献综述 Ⅰ 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8 文献综述正文 10正文 Ⅱ 5、毕业论文正文 17 外文翻译 Ⅲ 6、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36外文翻译之一: 37 原文正文: 37 中文译文: 42 外文翻译之二: 45 原文正文: 45 中文译文: 49 相关材料 Ⅳ 13、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卡 52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表 53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阅人评语及评分 54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记录 55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 56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汇总表及成绩 57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用) 58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及成绩 59 参考文献: 期刊: [1]陈来.孟子的德性论[J]. 哲学研究,2010(5),38-48. [2]方国根.原儒人性论研究的新拓展——读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 [J]. 哲学研究,2008(11),122-124. [3]梁涛.“以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J]. 哲学研究,2007(7),36-42. [4]梁涛.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极其思想意义[J]. 哲学研究,2009(7),28-35. [5]杨泽波.性善论立论之谜[J].孔子研究,1993(2),48-56. [6]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16-25. 专著: [7]安乐哲、汪文思.《孟子心性之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9]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1]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2]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4]王先谦 撰.《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 台中:台湾中央书局, 1983年. [1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7]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杨泽波.《孟子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张奇伟.《亚圣精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毕业论文正文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logic of argumentation of Mencius’ goodness 学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 摘 要:人性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人性论还没有被系统的提出和阐释。孟子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人性论观点,他主张性善,与同时代的告子不同。孟子认为,性善是人之为所以为人的特点,是人区别于禽兽的主要特征。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如果人们能够自觉地扩展自己这种与生俱来的“四端”,就会形成“四德”,从而成为明是非、讲礼义的“仁人义士”。并且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即仁义礼智这四种美德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们的,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先天就有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孟子人性论是如何提出、性善论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性善论的传承和意义。 关键词:孟子 性善 儒家 四端。 The research of Mencius’ virtue Abstract: Human N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system of the Confu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not yet been proposed systematically. Mencius is the first system to propose a theory of human n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