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制电路板设计实例课件
印制电路板设计实例;甲乙类放大器印制电路板单层板设计;序号;PCB自动布线技术操作步骤;1、绘制电路原理图;2、生成网络表;3、建立PCB文件、定义电路板;确定工作层; 确定工作层;【Signal Layers】:信号层(Signal Layers)。对于双面板而言,顶层(Top Layer)和底层(Bottom Layer)这两个工作层必须设置为打开状态,而信号层的其他层面均可以处于关闭状态。
【Top Layer】:顶层,也是元件层。
【Bottom Layer】:底层,也是焊接层。
【Internal Planes】:内电源或地层,主要用于放置电源或地线,通常是一块完整的铜箔。
【Mechanical Layers】:机械层,用于放置一些与电路板的机械特性有关的标注尺寸信息和定位孔.
【Masks】:Top Solder:顶层阻焊层。Bottom Solder: 底层阻焊层。它用于在设计过程中匹配焊盘,并且是自动产生的
Top Paste: 顶层锡膏层。 Bottom Paste:底层锡膏层。
锡膏防护层的作用与阻焊层相似,但在使用“hot re-flow”(热对流)技术安装SMD元件时,锡膏防护层用来建立阻焊层的丝印。
【Silkscreen Layers】: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用于放置元件标号、说明文字等。
【Other Layers】分组框:其他层面(Other Layers),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Keep-Out Layer】:禁止布线层,用于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边框。
【Multi-Layer】:多层,包括焊盘和过孔这些在每一层都可见的电气符号。
【Drill Guide】:钻孔定位层,此层主要和制板厂商有关。
【Drill Drawing】:钻孔层,此层主要和制板商有关。
;确定工作层;定义电路板;4、加载PCB元件库(执行菜单命令Design/Add/Remove Library… 或点击Add/Remove….按钮) ;5、加载网络表(执行菜单命令Design/Load Nets… );*注意:注意修改错误的方法:
a.回到原理图中修改:如导线未连接好、封装值、网络编号
b.在网络表中修改:如修改元件的引脚号、网络连接
c.在PCB中修改:如修改封装值的引脚号
直到没有错误为止。
; 常见的错误和警告:
“Error: Footprint xxx not found in Library”: 错误:封装xxx没有在库中发现。一般为元件所在的封装库文件没有加载。
“Warning: Alternative footprint xxx”: 警告:封装xxx管脚悬空。如果是原理图中该管脚实际就没有用到,就是空着的,就不必理会这个警告;如果该管脚用到了,现在系统提出了警告,你就应该回到原理图设计器,检查该管脚上的布线,最后重新生成网络表,重复加载网络表操作。
“Error: Component not found”: 错误:没有发现元件封装。原因可能是没有加载库文件,或是在原理图设计时没有指定该元件的封装形式。应该回到原理图设计器,检查某个元件是否指定封装。最后重新生成网络表,加载所需元件封装库文件,重复加载网络表操作。
“Error: Node not found”:封装可以找到,但是管脚号和焊盘号不一致,例如二极管A改为1,K改为2 .;1.元件布局的一般原则;2.布线的一般原则;6、元件布局; 统计式自动布局方式如图所示。此方式基于统计学的算法来布局元件,使元件间的连接导线长度尽量最短,它适合元件数量超过100个的电路。 ;注意:在运行自动布局前,应确保已经定义了一个PCB板的电气边界,并确保电气边界的属性选择为Keep out。否则,不能执行自动布局。
;对象的编辑操作;手工调整布局;图 调整布局的图形;进行自动布线之前,要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布线规则设置。;图 设计规则(布线参数)对话框;(2)设置布线拐角模式
双击Routing Corners(布线拐角)选项,将??出如图所示的布线拐角规则设置对话框。;(3)设置布线工作层;(4)设置布线优先级
双击Routing Priority选项,将弹出布线优先级设置对话框。;图9-27 布线宽度设置对话框;8、 自动布线;(2)对选定的网络进行布线:执行菜单命令Auto Route/Net。;图 稳压电源的全局自动布线图; 在Tools/Un-Route菜单下提供了几个常用于手工调整布线的命令,说明如下:;(1)双击需要加宽线,会弹出如图所示的导线属性设置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的Width栏中输入实际需要的宽度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