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分钱药方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四分钱药方课件

一、事件经过 本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乏力、头昏、困倦,嗜睡等。本药还有锥体外系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光敏性皮炎、血相紊乱等反应。 注意事项:本药忌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癫痫病人,婴儿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高空作业,机器操作者禁用。 开小处方 = 好医生 对于患者来说,担心医生为了回扣提成乱开药、多 开药,却又无从判断拿到的处方是否科学合理。于是, 处方金额就成了最直观的标准。 单纯热捧4分钱处方没有意义,反而容易对医生构成 道德绑架,使其在给患者看病时束手束脚,更多纠结于 药价而非药效。 为何四分钱药方如此惹人关注? 时下,类似“4分钱处方”之所以引发赞誉,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医生的 不信任,以及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首先看病贵的印象早已留存为普通人的刻板印象,以药养医的医疗 机构运行机制挥之不去,大处方、暴利药品的新闻又不时被爆出,如此 ,围观者自然就会去过度拔高“小处方”的价值,并对天价医疗愤懑不已 。 其次,如今医疗设备、医生培养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希望寻求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就出现了“全民去协和”的医疗现象,导致医疗支出越来越多。    “小处方”医生受追捧,也寄托着公众对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热切期盼。如今公立医院趋利化严重,以药补医、医药提成等导致医院过分看重经济效益,治病救人从医生的神圣职责,沦为医院赢利的手段,许多医生在检查越多、开药越多、收入越多的刺激下,不得不开大处方和“天价药”,搞过度检查和治疗,让患者苦不堪言。 而一些医生不仅收受红包、大吃回扣、索要提成,且态度 冷漠、语言生硬、医疗过度,莫说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就 连最起码的职业情操都没有,让患者十分寒心。与之相比, 这四分钱的“小处方”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下就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 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 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或者说 ,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 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 为。简单说,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 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过度护 理。 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 诊治病情完全所需。过度医疗是与道德相违 背的,是法律以及相关制度所被禁止的。 但是过度医疗真的是只由医护人员造成的吗? 许多患者一边抱怨医疗费用昂贵,一边又渴望自己被过度检查和治疗。2月2日晚,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曾祥士因不建议为发烧患儿输液而遭到患儿家长荣某的拳打。 其实在我们国家,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医患矛盾的加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而这种想当然的把自己凌驾于医生位置之上的做法其实是由患者本身的就医观念造成的“过度医疗”。 1、泰州市人民医院葛永祥8分钱处方 2、江苏常州第七人民医院1角钱处方 3、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秦医生9角钱处方 4、扬州广陵新城天顺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1.2元处方 “4分钱处方”的出现,不是源于医生的医德医风的匡正,而是源于医疗机制的创新。试想,如果秦瑞娟所在的医院有“创收”任务,她至少会为了拿回自己的工资而开“大处方”;不然,她怎么生活?     如果健康、尊重技术、患者权益能够得以全面保障的医疗体制不能建立,那么四分钱药方注定只是孤独的个案,是极其少数医生的作为。同样也不是什么病症都能够4分钱就痊愈,4分钱、几毛钱的处方终究也难以出现。所以,更关键的问题只在于:如何努力来构建起一种医生只根据患者病情开处方的机制? 一方面,应让医疗逐步回归公益性轨道,政府要大幅 度增加投入,矫正医疗服务商业化。完善、革新药品定价机 制,切断附着在药品生产、销售与采购上的利益链条,扶持 普通药物生产。 另一方面,应逐步实现“以药养医”到“以技养医”的机 制转变,让医生靠技术与服务获取正当价值,赋予医生以应 有的独立性。    从主观意愿上,医生可以基于自身对医疗伦理与价值做 出选择,但是仅仅基于个体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医生从业 更大的影响,来源于医疗体制与医疗机构的价值取向,“大 处方”与“小病大治”之类的,所呈现出来并非只是医德的沦丧 ,而恰恰是看不见之手的绑架与操控。 花小钱治大病并非不可能,只是这样的选择更应成为一 种制度的选择。    此外,还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在执行上狠下功夫,建立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