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尖上中国》——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眷恋
《舌尖上中国》——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眷恋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工业社会进程的产物,它写出了当今中国人对过去饮食方法、饮食安全以及生活方式的留恋。当然,人们在欣赏美食和留恋过去的同时,也要反思中国快速发展的历史和个人的生存状态。社会的心理走向其实是由大众中的每一个人决定的,把每一个人放在整个民族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视野中去观察,认清自己可能在社会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某些人群或某些个体在竞争方面的负面作用已经对中国人的食物链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不健康的食物产业链下不可能形成健康的民族心理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舌尖;美食;工业社会;农业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7-02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的一个纪录片,是为“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而拍摄的。这部片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1]。换言之,片子本来主要是拍给外国人看的。然而,其一经播出,并不妨碍中国人视之为国人特供大餐而奔走相告,并爆发出巨大的热情。
有人说,它是美食与乡愁,[2]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3]而且这种草根文化[4]勾起观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有人说,食物中蕴含着的人对故乡的感情、亲人的情感和童年的记忆,才是片子真正要展现给观众的东西,更有人认为,观众透过屏幕,仿佛嗅到了历史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的味道,食物的味道能让中国人找到回家的方向,[5]可品读人生百味。[6]
不过,本文以为,从理性的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国》反映出的是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眷恋。
一、《舌尖上的中国》是“水泥”对“泥土”的眷恋
《舌尖上的中国》几乎看不到水泥,而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城镇化。在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人们从广袤、零散的田地上岸,向水泥架构的“城堡”蚁集。有的水泥城堡可占地成千上万平方公里,囊括千万人口。
在巨大的城堡中,触眼皆为水泥地面、水泥楼宇、水泥桥梁,人们很少见到土壤,很少闻到泥土的芬芳,更不要说有机会让自己的双脚直接亲吻大地。在巨大的城堡中,没有自然界,绿色与景致都是人造的,树,移植而来,草是种的,当然,飞禽走兽也基本上是笼中宠物。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科举”和90年代起兴起民工潮以来,是近代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时期。30余年的岁月,从60后到90后的几代数亿人离开了故土来到了近则里许,远则千里的城镇都市。从此,“农转非”们能看见自然泥土的机会基本上就只剩下两种,一是乡间旅游,一是探亲回家。如果不幸生而城镇户口,那么,一辈子“碉堡”生活也可能了。
离别产生眷恋,上岸了的躯体其灵魂依然留在了童年时的老家。于是,“城市”对“农村”依依不舍,久居水泥城堡的人们便喜见泥土的一切,尤其是那些自己熟恋的饮食与饮食传统。《舌尖上的中国》遍及大江南北,让来自不同土地的人们在无法随时回归故里的时候再次以特写镜头的形式“亲眼”目睹了自己梦中的故土和来自于故土的物产。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人们就像回到了自己久违的“老家”,暂时忘记“水泥”而臆处“泥土”之中。
二、《舌尖上的中国》是“现在时”对“过去时”的眷恋
除空间的转移让人产生眷恋之外,时间的流逝也让人产生眷恋。时间就是历史,因此,时间产生的眷恋就是“现在时”对“过去时”的眷恋,这种眷恋与人们居住地是否迁徙无关。今天的中国社会变化巨大,人们的历史经历与历史感觉异常丰富。享受着现在,同时回顾着过去,是中国人的习惯。“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舌尖上的中国》的食材基本上都是普通的食材,以前和现在均随处可见,但是,传统的加工烹调方法却未随上岸的人们同时移往城镇。“现在时”下的城镇烹调方法已全面“电”“气”化,不见薪火与炊烟。于是,当对“过去”的再体验成为生活需求时,昔日的“土桌土凳”便被搬进了酒店,“土鸡土鸭”也上了菜单,未几,酒店“大厅”的改造渗透到“厨房”的“土灶”,最后,因为吃客的需求进而达到了外部“门面”的改造,结果,全景式的“土菜馆”就像电影棚似地装点在大江南北城镇的大街小巷。再于是,如同一个全国人民都能进出的广阔无边的“土菜馆”——《舌尖上的中国》就让人垂涎欲滴而大受欢迎,它让人感觉好像又多了一次机会可以“回到”过去。
三、《舌尖上的中国》是“现代游牧一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otes on Some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the Humanities Based on Progresses in Brain Research.doc
- NFD180公铁架桥机架设大坡道T梁安全措施.doc
- On the writing style in Dream Children- A Reverie浅谈《梦中孩子-一段奇想》写作风格.doc
- OC及LC手术方式进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对比探究.doc
- Oracle数据库RMAN备份及恢复.doc
- OSPF路由协议在技工院校网络中应用.doc
- Open Inventor在VS2005中环境搭建及开发探究.doc
- PASSIM卷烟机卷烟纸拼接控制系统改进.doc
- PBL及LBL相结合在护理专业PBL及LBL相结合在护理专业.doc
- PBL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