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论及生活实践结合在生物教学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及生活实践结合在生物教学中应用

理论及生活实践结合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生物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生物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生物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生物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生物现象,以此来沟通“生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生物教学中,只有将生活实践和课堂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生物乐趣 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生物教学只有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生物,用生动的生物学教学去实践,能焕发出生命和活力。就初中生物知识,很多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的能力。 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有腌渍鲜肉、鲜鱼的习惯。结合这一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植物水分代谢的知识,我提出了问题:“腌渍的鱼、肉为什么不腐?”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总结出:“不腐是因为细菌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会过度失水死亡,根本不可能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生存。”学生通过学以致用、兴趣浓厚、记忆深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理论知识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生物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物中的许多实验和探究,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因此实验探究性的教学也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让生物回到生活,是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身边,从此唤醒大家学习生物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他们学好生物的愿望。 2 让生物知识回归生活 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与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生物知识后,可以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口头禅,“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讲授完“免疫”一节后,让学生对这一句话进行认真分析。学生中有的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也有的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这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开放思维。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我最后总结出:同学们的说法各有道理,前者强调了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后者强调了人的免疫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病原体突破了人的“防线”,进入人体后大量繁殖就会使人致病。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学校有整洁的环境,对师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在讲授“生态系统”一节后,要求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学校的管理者、班主任,你如何使学校环境美?”并引导学生从下述问题讨论:①校园这个“生态系统”对外界“生态系统”有哪些依赖性和干扰性?②食堂每天学生进餐后的残羹如何处理?③教室里的废纸、塑料瓶如何废旧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从用剩菜剩饭养猪到卖塑料瓶做班费,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讨论,也使自己明白了,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生物学意识。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生物。 家常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用于实际的能力。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一些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让学生学习“识时务”,拓宽教学空间 生物学教学必须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概念。事例引人注目,可以凭借它作为拓宽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美国人工生态系统实验工程“生物圈Ⅱ号”的失败,1993年我国河南西峡发现恐龙蛋化石群,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世,2002年发生的引起人们恐慌的“非典”,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例莫不与生物学教学息息相关。 4 让学生具有多种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设计中教师应该研究多种能力的设计问题。例如,秋冬季节,常用塑料大棚生产瓜果蔬菜,塑料大棚能使瓜果蔬菜增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使瓜果蔬菜增产,这似乎也是一种“固定的答案”。但也有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产生质疑:上述答案不一定正确,有可能是光质所改变,也可能是大棚内的温度变化或二氧化碳的浓度改变等而引起的。这些大胆的设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作为突破口解决课本知识,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从此我们要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