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百里及蒋佐梅一生相随无别离
蒋百里及蒋佐梅一生相随无别离1938年11月4日,一代军事理论学家蒋百里先生因病逝世。
黄炎培先生在挽联中写道:
“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嗟君历尽尘海风波,其才略至战时始显;一个中国人,来写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后结晶文字,有光芒使敌胆为寒。”
借以纪念先生。
纵观蒋百里先生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军事学家,也是文学家,所写著作《欧洲文艺复兴史》至今仍是美术学院的教材;1937年年初,他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
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一生都奔走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道路上。
蒋百里于1882年出生在浙江海宁县,原名蒋方震,字百里,13岁那年父亲亡故,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家境清贫,在叔父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少年时的蒋百里学习异常刻苦,在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期间曾经两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课余参加东城书院的考试,五次考试都名列第一,从此成为享誉家乡的才子。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维新变法思想深入人心。蒋百里决心弃文习武。在乡邻的资助下,他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士官学校学习,与同是浙江人的同学蒋伯器、另一位同学张孝淮,被誉为士官学校的“中国三杰”。
四年后,蒋百里以步兵科第一名毕业,按照日本的规定夺得天皇赐刀。1906年,蒋百里又赴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少将校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创办于1912年,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军事学府,培养了一批骨干,白崇禧、陈诚、张治中、叶挺等名将皆出于此。
蒋百里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这里任职。他大刀阔斧地整顿校务,立意改革,却遭到北京陆军部总长段祺瑞等保守派的阻挠。
当时学校的学杂费由国家支付,蒋百里请求拨款的电报却被陆军总部搁置,使得他陷入有权无钱的境地。他亲自到北京交涉,却得不到任何结果;致电辞职,袁世凯不接受;向部里催款,结果还是不被理会。
他从北京回到保定,决计行一事,以警世人。
1913年6月18日,天刚刚亮。蒋百里召集全校师生开会:“当时我上任的时候,我就给你们说了,我交给你们的任务,你们完不成,我处分你们,我该完成的任务,我没有完成,我自己惩罚自己。”说完,便拔出手枪朝自己的左胸击去。旁边的勤务兵看到连忙上前夺枪,可是子弹还是穿透了他的左胸,鲜血在军衣上晕染开来。幸运的是子弹打偏,没有伤到心脏,无性命之忧。
蒋百里以一死誓天下的行为,揭开了北洋军界的黑幕,各团体慰问蒋百里的电报多如雪片,要求查清事情真相的电报更是络绎不绝。袁世凯为平息众怒,致电日本驻华公使馆,请求安排日本医师到保定医治蒋百里。几个月后,蒋百里伤势有所好转,并对一直照顾他的女护士佐藤屋登产生了好感。
佐藤屋登是日本北海道人,比蒋百里小8岁,出生于贵族家庭,护士学校毕业,在日本驻华公使馆担任护士长。
当时,蒋百里的伤势虽然稳定,但依然没有放弃自杀的念头。有一次,竟然在他的枕头底下翻出大量安眠药,于是佐藤决定开解这位报国无门的年轻人,告诉他要忍耐,自杀非勇者的行为,而是逃避人生责任,忍耐才能成就大事业,自杀行为实际上是在逃避责任,有热血、有担当的男儿从不轻言牺牲。
佐藤屋登的一番话让蒋百里颇为赧然,并逐渐打消了自杀念头。他开始注意起这位日日在他身边的女护士,发现她不仅美貌贤淑,而且颇有涵养。时日长久,蒋百里对这位异国女子萌生了一些异样的情感。
然而,当时一心只想把他照顾好的佐藤并未解得“其中意”。
经过深思熟虑,蒋百里拜托主治医生转达了对佐藤的爱慕之意,希望她能嫁给他。然而,考虑到中日之间的差异、父母的阻挠,她明确地拒绝了他,说自己只是想尽到作为一个护士的责任,而后借口母亲病重,离开了医院这个“是非之地”,回到了日本。
蒋百里并没有因为她的远走而就此放弃。他开始鸿雁传书,不断地给她写信,每一封信都情真意切。他在信中写道:“我感觉我是为你而生,现在你拒绝我,是要置我于死地。我要去日本,去你家里,死也要死在你家里。”他痴情如此,她的内心也开始煎熬。
其实,她早已爱上了他,在他给她一封接着一封写信的时候,在他向她剖白内心真情的时候。可是,佐藤的父母断然不会同意她嫁给一个外国人。佐藤决定和父母认真地谈一次。她拿出他写给她的信放到父母面前。她的父亲看过信后,被蒋百里的执著和真情打动,终于同意了两个人的婚事。
1914年秋,蒋百里终于在塘沽码头迎来了思念已久的心上人,爱情之花在这个深秋悄然绽放。这年冬天,两个人举行了婚礼。
她把自己交付给了他,无论是情感还是未来。
蒋百里素爱梅花,婚后,他为妻子取了中文名字“佐梅”,还在家乡浙江硖石东山西麓购买了数亩地,种梅二百株,名为“梅园”,以备二人终老归隐之用。
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蒋佐梅,少了一个佐藤屋登。
从结婚的那一天起,蒋佐梅便断掉了和日本的联系,一心一意地爱自己的丈夫以及丈夫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