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内心是为师最基本道.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孩子内心是为师最基本道

走进孩子内心是为师最基本道有一次,我的同事孙老师打车时与的士司机聊天,只听这位师傅恨恨地说,这些年他一边工作一边苦苦地寻找着一个人。孙老师很好奇,就问他找什么人?他回答道:“我一直在找小学时教我的那位女老师。如果在大街上让我找到,我一定猛踩油门把她撞死,因为小时候她总是想方设法地整我。”他的话让孙老师毛骨悚然。 无独有偶,2011年10月24日,安徽阜南二小六(6)班的女生小梦和周周放学后,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服毒之前,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其中周周写的是:“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幸亏抢救及时,小梦和周周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那位周周遗言中提到的数学老师也深陷在自责的阴霾之中,不能自拔。 小时候,我曾读过一篇名为《杂种》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与他的班主任长期斗争的故事。小男孩与祖父相依为命,缺少家庭温暖的他,孤僻、叛逆、桀骜不驯。他的班主任不喜欢他,每天批他、训他、羞辱他、用耳光惩罚他。小男孩特别恨这位老师,就故意变着法儿地气她,回击她。于是,这位老师用更激烈的训斥、侮辱和处罚来回应小男孩。这是一场痛苦的拉锯战、漫长的恶性循环,师生间的仇恨到了刻骨铭心、不共戴天的地步。小男孩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收养的一只名为“杂种”的残疾鸽子身上;把所有的恨一股脑儿地发泄在这位女老师的身上。最终,在女老师的淫威下,小男孩辍学了。那天,他捧起“杂种”指向蓝天说:“我解放了!”…… 当师生关系变得如同仇敌,再多的教育也是失败的!一位智者说,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古人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亲其师,信其道。”前半句是必然条件,后半句则是良好结果。如果我们的教育迫使这类“问题孩子”把所有的聪明才智转移在钻研如何跟老师作对上,那将是教育的悲哀!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的对立情绪很容易被激化,但他们内心往往又充满矛盾:时而自卑自怜,时而自傲自大;渴望被理解,又拒绝接受明显的关爱。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安全感,害怕受伤害,所以心理敏感,注重自我保护,常常有“防卫过当”的时候。 当一位老师搞不定这类“问题孩子”时,常常会请班主任、年级主任或德育主任,甚至校长来助阵。这时,孩子会有“师师相护”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助阵团如果与先前老师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能对孩子的“问题”寻根究底,那么,只能更加强烈地激起这类孩子的反抗。只有老师对冲突表象背后的原因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才能避免误解学生、误判问题。 前不久,一位体育老师气冲冲地把一名六年级女生带到我办公室里说:“今天上篮球训练课,这孩子就是不碰球,嘴里不干不净,还用脚踢我!”从事情表面来看,貌似是学生不对——目无尊长,冲撞老师,是典型的品德问题。可是,如果我顺着体育老师的情绪走,恶狠狠地批评这位女生一通,要求她向老师道歉,在大会上检讨,那么,这个女孩或许迫于压力而接受惩罚,但她的内心是不服的。看到她在哭,我便好言安抚,想方设法探寻她今天过激的行为的原因。通过我的耐心询问,她渐渐说出了自己过激行为的缘由。原来,在她8岁时不幸被篮球砸到嘴上,当场牙就掉了,满口是血,而且回家后不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被父亲批评说娇气。所以从此以后,她就特别害怕篮球。在刚才的体育课上,她始终不肯触球,老师很生气就训了她几句,她便开始骂老师、踢老师……仔细一问,发现师生之间确实存在误会。于是,我对她说:“感谢你把这件心事告诉老师,我也完全理解了你在体育课上骂老师、踢老师的委屈心情。”看到她的情绪和防备放松下来,我就给她讲起了魅力四射的NBA联赛,以及像科比、詹姆斯这样的超级篮球巨星,用运动的乐趣感染她。我还跟她聊起《读者》上一篇讲述一个女孩被自己的内心恐惧杀死的故事,引导她勇敢面对恐惧、超越自我。最后,她认真地想了想,终于坚强地接受了我的指导建议:尝试着正确地、客观地看待篮球运动。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可见,每个孩子犯错的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或许还隐藏着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关键在于我们做老师的是否愿意“蹲下身子”,以平等的心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是否愿意站在孩子立场,用孩子的思维去体会;是否愿意包容孩子的过失,想办法帮助他走出困境,改善自我……人们常说:“世人重果,菩萨重因。”面对孩子犯错,我们不要急于看结果,最好先问几个“为什么”,因为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是为师最基本的道。 【丁昌金,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程 曦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