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郎溪现象背后经济学
郎溪现象背后经济学以往人们用“一个半烟囱”来形容郎溪县的工业经济。其中一个烟囱是殡仪馆的,常年冒烟;另外半个烟囱是澡堂子的,到了冬天才冒烟。然而近几年来,昔日基础差、底子薄、多水灾的农业小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了令人称道的“郎溪现象”。“郎溪现象”是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范例,是欠发达县份洼地崛起的生动实践,带给我们诸多经济学上的启示。
羊群效应:整体承接迎来集聚
经济学中有个“羊群效应”,说的是领头羊到哪里吃草,其他的羊也就跟着去哪“淘金”。尽管经济学界对羊群效应的盲目性和非理性颇有争议,但不言而喻,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学习和狙击协同的作用,并产生规模效益。这就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对于产业集聚,有专家曾作形象比喻:犹如滚雪球,最初仅是一个“核心”,随后越滚越大,最后成为“巨无霸”,挟排山倒海之力,谁都无法阻挡。
“集群式招商”便是郎溪招商引资最出彩的亮点。这个亮点正是“羊群效应”最生动的诠释。
生动的诠释来自于失败的教训。
2006年,新组建的县招商局将重点放在了浙江。经过与瑞安的顺达电器集团长时间洽谈,顺达有意投资郎溪。但是,在正式签约的前一天,集团高层通知郎溪方面:“我们不来了。”县招商局副局长祝栋很意外,“我们前期谈得很顺利,为何临阵变卦?”顺达方面的回答是,“仔细测算过了,郎溪没有配套产业,买一个螺帽还得跑几百公里,成本太大。”
大项目擦肩而过,郎溪痛定思痛。不改变模式,招商就没有大突破,成不了大气候。唯有“以商招商”,才能形成配套基础,才能产生产业集群。
“以商招商”的命门,是第一个“商”字。找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攻下行业中的领军人物。“领头羊”引来了,不愁后面的“羊群”不跟来!
3年多来,“羊群效应”持续发酵,在“领头羊”凯灵日化的带领下,无锡市华庄镇几百家企业签下了投资协议。 3年多来,“羊群效应”成果卓著,企业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上中下游配套厂家一应聚全,再不会有“买个螺帽跑几百公里”的抱怨了。在产业有力支撑下,郎溪工业发展也一改“孱弱”形象,挺起了结实的脊梁。“羊群效应”的影响也很深远,龙头企业的纷至沓来,吸附、带动了其上下游配套企业的投资设厂热潮,它们争先恐后地订购通用厂房,由此形成“葡萄串”式的产业集聚。
随着产业的迅速集聚,由资本规律和龙头企业引领的“羊群效应”日益凸显:2010—2011年间,郎溪的招商出现了“井喷”现象,投资客商蜂拥而至,几乎是抢着与郎溪签约。时任郎溪招商局长的夏严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真是签约签到手软,有时一天就是10来个项目。”客商的纷至沓来甚至都有点出乎郎溪人自己的预计。2009年底,郎溪无锡工业园刚起步的时候,他们曾希望有两百余家企业落户。当时,已来郎溪投资,现任郎溪无锡商会会长的客商宋剑星建议:“不够的,至少400家,要建就建大一些。”郎溪人还有点将信将疑。果然,到2011年初,无锡来签约的企业就有五百余家。目前,郎溪无锡工业园的签约企业已多达七百余家。
飞地效应:共建共享换得双赢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按照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发展规划的想法,皖江地区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共建园区,能够有效地将招商引资常态化,达到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目的,也可以引进发达地区园区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提升园区管理、园区规划、园区建设上的水平。
2011年,以常州武进区东华镇的产业集群转移为主体的“东华工业园”在郎溪正式开工,首批80家企业集中开工,科技孵化园也在加紧建设之中。这一次,郎溪与武进方面,通过政府间的合作,采取了“飞地经济”的模式,把郎溪的招商引资方式又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几乎同时来的还有浙江人。2010年11月8日,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区正式签约落户郎溪十字工业园区。总投资554亿元,预计8年建成。建成后,有望成为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园。这一项目中,郎溪和海宁两地政府、海宁精编产业园区管委会、领头企业都加入进来,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创新了产业转移的模式。精编,作为纺织行业的一个门类,是海宁享誉海内外的“三大产业”之一。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对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区的建设的预期评价是:意在再造一个“海宁精编”。
如果说最初的锦富箱包产业园的落户还有一些偶然因素的话,那么接踵而至的无锡、常州、海宁产业园就显得意味深长了。众所周知,无锡、常州是苏南制造业的脊梁,也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轫地,其传统制造业的品质,国内一流。郎溪通过集群招商,把这些企业群整体引入,对承接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形成郎溪工业的体量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