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单电、旁轴眼花缭乱新世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单、单电、旁轴眼花缭乱新世界

微单、单电、旁轴眼花缭乱新世界 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了这场“豪赌”,欣赏完各大厂商的最新微单、单电和大底便携DC,你会不会也感觉到现在的入门单反相机实在太无聊了? 富士X-Pro1 微单乎?单电乎?旁轴乎? 历史上,富士曾经开发过大量的中画幅旁轴,35mm胶片盛行的时代,富士和哈苏合作著名的X-PAN系列旁轴相机系统可能是徕卡和康泰时以外最有名气的顶级旁轴相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富士推出X-Pro1这样的相机也算是水到渠成。关于我们把富士X-Pro1和它的前辈X100都定义为旁轴平视取景数码相机,相信也许有很多人会有疑问,因为富士官方并没有明确表示X-Pro1是一款旁轴相机,而且取景器与传统的旁轴有区别,仍然采用的是混合式取景器,并且没有采用亮框(有译为布莱特框架,实际上就是旁轴相机上标识取景范围的线框,一般通过镂空的金属框线投射在目镜里,徕卡M等现代旁轴相机的亮框还具有机械平移视差调整功能,际上,富士X100和XPro1都有亮框。只不过,这个亮框不是靠自然光投射在镂空金属板上形成的,而是靠CMOS传感器透过镜头(TTL)以电子方式即时捕捉取景画面的边界,并模拟成“亮框”投射在X系列旁轴平视光学取景器的目镜里的,它也具有平移视差调整能力,只不过不是机械式,而是更准确的电子式,这是数字时代旁轴取景系统获得的新能力),当然也不支持联动对焦。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旁轴相机并没有定义一定要支持联动对焦,只要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义为旁轴。如果FinePix X100发布时,富士还会强调其非旁轴相机,那么X-Pro1相信富士已经默认了旁轴系统的理念。而根据X-Pro1是在保证足够先进的技术性能的前提下获得了现在的型态,比如引以为傲的1600万像素级的APS-C画幅X-Trans传感器(先进的色彩滤镜排列形式,原生无低通滤镜的设计,是目前投入相机生产的1英寸以上画幅传感器里技术最前卫的产品),体积控制不必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那么富士X-Pro1也可以看作是一台新概念的微单相机。 相信爱好者们很乐意看到富士能借助 X-Pro1在数字时代为日本相机界赢回失去了几十年的“操控品味”! 单反的马甲?宾得第一代微单系统K-01 宾得也许认为,所有支持Live View取景的单反相机,当用LCD取景时都可以当做微单(或者单电)相机,所以……开发一台APS-C画幅微单哪里需要那么费劲,把咱家K-r的反光板和五面镜拆了不就行了? 于是,宾得的第一台APS-C画幅微单K-01,就这样诞生了,连传感器都是和K-5类似的1600万像素CMOS。作为被理光收购后的第一款重量级相机,仅仅是在拆掉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的单反上小打小闹,宾得K-01确实存在着投机取巧的嫌疑,我们也并没有看到理光GXR在K-01之中发挥什么作用,K-01应该仍是宾得自己的产物而与理光没有关系,相信K-01的发布仍是仓促应急之作,倒是与K-01同时发布的 PENTAXDA 40mm F2.8 XS饼干镜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K-01在体积上的劣势!也许K-01的做法是宾得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因为即使K-01最终失败了,那么宾得也只是损失了一款相机的研发精力和费用而已,而无关镜头系统,可以猜想,如果哪一天诸如尼康1系列觉得传感器太小时,要怎么解决1系列的镜头系统呢?也许宾得和理光真正融合之后的微单系统,才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 奥林巴斯的梦想 OM-D系统和E-M5单电 随着OM-D家族的粉墨登场,奥林巴斯终于有了自己正牌的单电产品线了! 似乎奥林巴斯是一个很念旧的品牌,经典的PEN胶片相机复刻成了微单数码相机系列,同样经典的OM单反复刻成了OM-D单电数码相机(内置EVF)。OM-D系列首款产品E-M5搭载1605万像素4/3英寸Live MOS传感器,144万像素EVF,最新的5轴影像防抖系统,3英寸61万像素可旋转OLED屏幕,可拍摄1080/60p的全高清视频,外观尺寸122×89×43mm,重425g,镁合金制造的机身同时拥有防尘防水滴的密封设计。目前来看,新的OM-D系列只是继承了OM系列的外观设计理念——小型化,高质量的机身做工和设计,但彻底摒弃了原有的OM系统。作为准专业定位的产品,E-M5拥有9fps(无高速AF)或4.2fps的连拍(高速AF)性能,对焦系统则采用了更先进的C-AF自动对焦系统,超高速自动对焦耗时仅0.09s。除了超强的机身性能外,复古的造型也是E-M5的看点之一,相信仅凭外观这一点,E-M5应该就可以获得不次于当年富士FinePix X100的关注度——尽管在一些人士看来,它只不过是奥林巴斯换壳版的松下G系列而已,就像是XZ-1和LX系列便携相机的关系。 也许当年E-1发布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