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源教授改造我们的地貌学教学(Professor Yang Dayu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teaching of geomorphology).docVIP

杨达源教授改造我们的地貌学教学(Professor Yang Dayu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teaching of geomorphology).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达源教授改造我们的地貌学教学(Professor Yang Dayu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teaching of geomorphology)

杨达源教授改造我们的地貌学教学(Professor Yang Dayu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teaching of geomorphology)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10: 31 and 29 08, 2009) 作者: 徐建辉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 2009 - 7 - 28 22: 51: 08 南京大学长江研究所所长杨达源: 改造我们的地貌学教学 今年是中国第一个地学学术团体 - - 中国地学会成立100周年的年份.作为地质学和地理学 的一门交叉学科, 地貌学在其成长、发展中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 尤其在全球变化加剧, 以及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 地貌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状况令人关注. 在中国地貌学科发源地之一的南京, 《科学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长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达源教授. 地貌学研究溯源 经典地貌学的基本理论是对地表形态发展变化的抽象和概括.在对美国西部地区大规模调 查的基础上, 戴维斯 (w.m.davis, 1909) 提出了 解释性的地貌描述法 与 侵蚀轮回 理论.杨达源在2007年赴美探亲期间, 曾乘车考察了戴维斯理论的诞生地. 戴维斯的野外调查中, 最早的不整合面在阿巴拉契亚山脉.杨达源等人是从北边乘车往纽 约、华盛顿方向去的.从北面看过去, 阿巴拉契亚山地貌形态确实很平缓, 坐在车上不知 不觉就过去了.戴维斯研究的是阿巴拉契亚山的北段和内华达山的关系.内华达山上升得 很高, 切割得很深, 到了阿巴拉契亚山的老岩体就很平了.这种情况相当于阿巴拉契亚山 中北段是老年期, 内华达高原是幼年期, 真正的海岸山脉相当于壮年期.戴维斯的思想在 于把不同的形态拼接起来. 德国地貌学家彭克 (w.penck 研究的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提出山麓剥蚀面的概念, 1924) 杨达源等将其 , 极顶面 认为是冰雪剥蚀夷平面.1984年, r.j.chorley又提出地貌发育 的复合效应和临界值概念, 注重把地貌发育的渐变与突变结合起来. 在杨达源浏览过的英文期刊中, 英国出版的《地貌过程》成为他长期追踪的主要刊物之一 .杨达源说, 当代地貌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 地貌 乃人类生存依托及一切活动的基地 .对地貌及地貌发育的正确认识, 有助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获得预期效益.而人类社会进步 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在于地貌开发利用率的不断提高.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地貌学 近几年, 南京市在环境整治方面下了大力气, 城市面貌有很大改观, 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 环境奖、国家人居环境奖和文明城市奖.这当中, 地貌工作者的作用不可小视. 几年前, 针对南京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问题, 由王颖院士牵头、杨达源执笔, 以南京大学10 个教授的名义给南京市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很快得到市长批复, 责成市建委按正常工作 程序, 由市政工程局和市规划院编制一个正式规划, 准备斥资30亿元进行治理.然而最初 的规划思路仍然是实施一系列的小工程, 这里搞清淤、那里搞护岸, 另一处可能就是输水 管道. 对此, 杨达源提出疑义: 这些小工程中的很多手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用过, 已经弄几 遍了, 如果现在还是这个办法, 主 势必难以奏效.但究竟怎么解决好市民的排污问题呢? 管部门提出尝试调水的方案, 准备花很少的钱开展调水. It is the historical change research of Qinhuai river water system, so that they have found the reasonable water diversion plan. Yang Dayuan said that Nanjing was originally located in Qin Dynasty The estuary of Huaihe has bee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floods of the Qinhuai River and the flood of the Yangtze River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resulting in a single urban area of Nanjing The the Qinhuai River river system is eventually divided into seven lakes and four lakes that do no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mong them, the outer the Qinhuai River, from the original Ya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