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
考点四、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一)历史背景:(社会转型时期)
第一 政治:①专制统治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第二 经济
(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 社会风尚发生变化,人们竞相逐利。
(2)封建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3)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第三 思想文化方面
(1)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我国
(2)封建纲常礼教腐朽严厉,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二)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1、“异端”思想家——李贽
进步主张:
①批判程朱理学,否定孔孟学说的绝对思想权威
②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③利用阴阳理论从根本上否定“天理”,否定“三纲五常”,进而动摇“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共同主张: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倡导“经世致用”; (黄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顾、王都主张“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思想,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特点:
明清儒学家们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力求有所更新。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
;(三)意义: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①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后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具有启蒙作用,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②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刻,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之风。;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二、规律性知识:
1、演变规律
(1)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明清批判继承构成时代特色新思想,维新出新意、新文化运动动摇、新时期焕发新春的过程。
(2)就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而言,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够长久不衰原因。
引申:一个民族、一种思想要想充满活力,就必须要继承、发展、完善、与时俱进。
(3)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如百家争鸣。; 2、演变原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作用。
(2)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4. 道德修养方面: ;3.教育思想方面: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存在。对个性的压抑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妨碍了民主制的产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优秀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应该古为今用,弘扬其优秀部分,是儒学在当代政治理念的体现。
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时俱进。 ;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两大主题,以何种思想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人类纠纷以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可能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到答案。” 孔子“和而不同”不仅有助于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而不同’思想将为世界文化多元共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仁爱通和”是儒学的精华,能为人类文明的转型和更高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成为世界持续发展的动力。;(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2. (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①② B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ppt
- 摩托车升降机.pdf
- 摩托车推广计划.doc
- 摩托车摩擦离合器设计.pdf
- 摩托车座椅设计讨论.pdf
- 摄影和技术的基础知识.ppt
- 摄影作品和艺术表现.ppt
- 摩托车安全驾驶手册(整理).pdf
- 摩托车研究过程详细分析.doc
- 摩托车电池手册.pdf
- 折扣率合同范本.docx
- 身体创意线条课件.pptx
- 抚州古建亭施工方案.docx
- 2025年工艺木手柄鞋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抚州租房合同范本.docx
- 抗静电地板施工方案.docx
- 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docx
- 2023-2024学年电子工业版(内蒙古)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docx
- 2.2 氯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配套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