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阻肺教学.ppt 2.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阻肺教学.ppt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健康教育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概述 COPD患病率和死亡率高,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逐年增加。 有研究显示,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1992年对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农村调查显示:COPD的患病率占15岁以上人群的3%。 COPD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 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点。 诊断标准: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 概述 肺气肿 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诊断标准:当慢支和肺气肿病人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 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 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 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而致感 染。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黏膜,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易并发感染。 感染:长期、反复病毒或细菌等感染,可破坏气道正常的防御功能,损伤细支气管和肺泡。 COPD 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冬春寒冷季节明显,体位改变有阵咳。 2)咳痰:一般为白色粘痰或浆液性泡沫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4)喘息和胸闷 5)其他: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并发症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观察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面色口唇颜色 观察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颜色、性质、量,以及咳痰是否顺畅 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深浅度以及呼吸困难程度 监测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烦躁、昼睡夜醒、意识状态改变等肺性脑病表现。 护理措施 (三)对症护理 (四)治疗配合 1.氧疗护理  遵医嘱给予氧疗。 对COPD病人提倡长期家庭氧疗。 呼吸衰竭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吸氧。 护理措施 2.用药宣教 ①镇静麻醉剂: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呼吸抑制和咳嗽反射。 ②呼吸兴奋剂: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烦躁、面红、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 ③抗生素:注意观察感染控制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④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氨茶碱缓释片。 ⑤祛痰剂:盐酸氨溴索、复方甘草合剂。 【护理措施】 3.呼吸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体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每分钟7~8次,每次10~20min,每日2次,反复训练。 缩唇呼吸锻炼:用鼻吸气用口呼气(缩唇呈吹口哨样),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 护理措施 4. 体位引流 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排出体 外,又称重力引流。 目的:使痰液从外周向中央移动,促进脓痰的排出 原则:病变部位放在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朝下,引流体位,头低足高 (停顿一)把身体摆成正确姿势(如图卧于三枕上) (二)继而作慢而深长呼吸,气从鼻入口出 (三)切记深吸入和尽呼出之后作数秒钟 护理措施 过程: ① 实施前评估:确定病灶部位,结合病人体验,确定相应的引流体位 ② 向病人解释体位引流的目的、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 ③ 适当给予病人超声雾化吸入或镇痛治疗 ④ 协助或为病人取相应的引流体位,持续15分钟左右 ⑤ 引流过程中为病人进行胸背部叩击,鼓励或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⑥ 引流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听诊胸部、监测病人的反应,询问病人情况。 ⑦ 引流结束,弃去污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为病人漱口 ⑧ 观察引流物性状,记录 ⑨ 评价引流效果:观察生命体征,呼吸音、啰音变化 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1.饭前或至少在饭后 2h进行,以避免呕吐。 2.根据临床情况,每天维持 1~3次 3.每次引流位置保持15min左右;5 min保持重力引流位, 5min拍背或振颤, 5min咳痰,直到将分泌物排出。 4. 体位倾斜程度逐渐增加,防止分泌物大量涌出。 5.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注意固定,防治导管受压、比赛、滑脱。 6. 保护重症病人身上各种导管和伤口。 7. 确保病人安全,但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 8. 评估病人的耐受程度,如出现心律失常、面色苍白、血压改变、呼吸困难、眩晕等,应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