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学原理( 相关分析)
《统计学原理》 刘鑫春 统 计 学 原 理第七章相关分析 法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2.16-1911.1.17.) 法兰西斯·高尔顿是查尔斯·达尔文的的表兄, 是一名英格兰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复兴人、 人类学家、优生学家、热带探险家、地理学 家、发明家、气象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 家和遗传学家。 高尔顿一生中发表了超过340篇的报告和书 籍,他在1909年被授与爵士。他在1883年率先使用“优生学”(eugenics)一词。在他于1869年的著作《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中,高尔顿主张人类的才能是能够透过遗传延续的。 他在统计学方面也有贡献,高尔顿在1877年发表关于种子的研究结果,指出回归到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现象的存在,这个概念与现代统计学中的“回归”并不相同,但是却是回归一词的起源。在此后的研究中,高尔顿第一次使用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概念。他使用字母“r”来表示相关系数,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他也发表了关于指纹的论文和书籍,被认为对于现代利用指纹进行犯罪搜查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卡尔.皮尔逊 ( Karl ,Pearson,1857-1936) 英国统计学家。他的座右铭“我们无知,因此让我们努力” 。他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哲学、宗教和法律,并取得律师资格,但以数学的优异成绩在该校毕业。任伦敦大学应用数学教授时出版了论弹性以及有关科学哲学的专著◇因阅读英国科学家f.高尔顿《自然遗传》(1889)一书,使其深受影响,从而成为高匀顿的忠实学生,开始结合高尔顿关于人的变异、遗传和优生学等问题来发展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1894年起研究生物分布的常态性。1901年与高尔顿、w.f.r.韦尔登联合创办《生物统计学》杂志,发表有关生物学及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成果。1904年被任命为伦敦大学高尔顿实验室的首任主任,且第一个开设优生学讲座。1914-1930年撰写写出四卷本的高尔顿传记《弗朗西斯·高尔顿的生平、学问和劳作》。 皮尔逊的统计学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体现在其《统计学者和生物统计学者用表》(1914)中,如频率分布、偏差度和峭度测量、轴线拟合、标准差检验、相依系数、乘积动差相关系数r、类型的数学公式、双行、多重、多变元非线性相关和概差偏差数,以及各种统计学的抽样分布等。他还发明了主要成分分析,后由c.e.斯皮尔曼发展成心理统计学的因素分析。皮尔逊被称为统计科学的奠基者。他把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运用于生物问题,创建了生物统计学,且与高尔顿共同确定了心理问题的统计法为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他对生物、行为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作出了较重的贡献。 第七章第一节 第一节 相关分析的意义和种类 一、相关关系的性质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相关关系是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但其数值是不严格、不完全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注意:现象间可测定关系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函数关系,另一种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但又不具有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第七章第一节 特点: 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注意:在表现现象相互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之中作为根据的变量叫做自变量,随自变量变化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现象之间数量上不确定、不严格的依存关系。 注意:相关关系的全称为统计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虽然受另一个(或一组)变量的影响,却并不由这一个(或一组)变量完全确定。 第七章第一节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教材312) 区别:函数关系是变量之间的一种严格、完全确定性的关系,即一个变量的数值完全有另一个(或一组)变量的数值所决定、控制。通常可以用数学公式确切地表示出来。相关关系一般不是完全确定的,它很难用数学公式去进行表达。 联系:函数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通过相关关系表现出来。当人们对某些现象内部规律有较深刻认识时,相关关系可能变为函数关系。为此,在研究相关关系时,又常常使用函数关系作为工具,用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现相关关系的数量联系。 第七章第一节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 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划分,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根据变量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划分,直线相关(或线性相关)和曲线(或非线性)相关 根据相关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