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腐蚀性毒物
* 腐蚀性碱类 2、消除毒物 口服碱后立即给予稀释有助于减少灼伤; 未经检查是否存在穿孔时不推荐使用中和疗法; 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在空腹时通过胃管小心洗胃; 避免引起呕吐及使用活性炭。 * 腐蚀性碱类 3、内窥镜检查 检查指征: 1)明显出现分泌过多、溃疡或坏死其中之一或多个症状 2)故意口服者 3)已经证实有穿孔需要手术者可不做内窥镜检查。 (食道损伤的分级参照腐蚀性酸类一节) * 腐蚀性碱类 4、X射线检查 一般在2周后进行。 胃肠道钡剂X射线检查可评估是否存在穿孔、狭窄、自主运动情况。但对急性穿孔及吞食碱有肺吸入者应禁止进行该项检查。 * 腐蚀性碱类 5、外科手术 手术指征: 急性期表现为腹膜炎、纵隔炎或大出血。 内窥镜检查发现大面积坏死者。 严重的食道狭窄、食管瘘管、贲门或幽门狭窄等。 * 腐蚀性碱类 6、其他治疗 激素、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等。 * 腐蚀性碱类 预后 经口摄入碱性物质最常见的后遗症为食道狭窄,一般2-4周即可出现,常见在1年内迁延扩展。 * THANKS! * 腐蚀性毒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毒理学与营养学系 朱心强 * 概述 腐蚀性毒物(corrosive poisons):是指与身体接触后迅速与该处局部组织或器官发生化学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器官损伤、全身反应、发生休克甚至死亡的一类毒物。 腐蚀性毒物中毒也叫化学性灼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沸水和火灼伤者,主要原因是化学物可通过损伤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中毒及其他并发症。 * 概述 根据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不同,腐蚀性毒物可分为无机或有机酸类、碱类和盐类。 酸类:硫酸、硝酸、盐酸、石炭酸(苯酚)… 碱类:氢氧化钠、磷酸钠、碳酸钠、石灰、水泥、清洗 剂、消毒剂、染发液、碱性电池… 盐类:硅酸盐、磷酸盐、盐卤(氯化镁、氧化 镁等)…… * 概述 大部分无机酸和无机碱的腐蚀性强烈,但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伤比酸性物质更严重而广泛。 某些有机化合物(如氟乙酸、硫酸二甲酯、石炭酸等),金属及其盐类(如黄磷、铬酸盐等),糜烂性毒剂(如硫芥、氮芥、路易气等),腐蚀性气体(如氯气、二硫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动物性和植物性有机腐蚀毒(如斑螯、巴豆等)也可造成皮肤、粘膜和体内器官腐蚀性损伤。 * 第一节 腐蚀性酸类 酸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国1998年硫酸产量达4 760万吨,磷酸1 440万吨,盐酸430万吨。 由于酸的使用十分广泛,人们极易获取,因此酸误服、故意吞服引起的损伤也极为常见。美国毒物控制中心1998年度报告,当年美国中毒监控系统登记的非药物性中毒为140万人,其中涉及经口摄入酸损伤的为11 216人。 * 腐蚀性酸类 酸类物质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类,无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有机酸的腐蚀性相对较弱。 无机酸类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三种,其他还有氢氟酸、铬酸等。 有机酸类具有腐蚀性的有甲酸、乙酸、草酸等。 其腐蚀作用的强度与酸的解离度、水溶性、蒸气压及对粘膜、皮肤的穿透力等因有关。 * 腐蚀性酸类 病理生理 当酸与组织接触时,游离氢离子夺取细胞内的H2O,形成H3O+,从而使细胞内蛋白质脱水、变性、沉淀。 与碱相比较,酸不能使脂肪皂化、蛋白质分解,不能使组织软化、液化,但酸却能使蛋白质凝固,形成焦痂,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酸向深层组织的损害。然而经口摄入酸时,很难形成焦痂,酸继续穿透到深层组织,导致食道、胃肠道的糜烂,继发致命的穿孔。 * 腐蚀性酸类 酸对组织的损伤取决于多种因素: pH: pH ≤2.5才能对组织产生损伤; 浓度:浓度高 摄入量:暴露面积 组织持续接触的时间 胃内容物:空腹不利于酸的稀释与缓冲,且空腹易受酸的直接刺激,导致幽门痉挛。 酸碱滴定量:比pH值更有意义 * 腐蚀性酸类 酸的组织腐蚀伤一般分为三期: I期为炎症期:一般在摄入酸后的第4-7天,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粘膜下层,甚至肌肉组织层坏死。最初2天,细胞坏死,在血管内可形成栓塞;3-4天粘膜坏死、脱落,形成胃肠道表面溃疡。 II期为穿孔期:从摄入酸的第3天-2周是消化道穿孔的高危期,此时坏死原发灶肉芽组织生长,胶原也开始形成。 III期为狭窄期:摄入酸2周后,消化道粘膜上大量的胶原纤维形成疤痕,可出现消化道狭窄。 * 腐蚀性酸类 临床表现 口服者: 1. 哮鸣、流涎、呕吐、呼吸困难、咽喉烧灼痛、吞噎困 难、胸痛、上腹痛、腹痛,严重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代谢酸中毒、DIC等。有的患者可有精神症状出现。咽喉部检查可不明显,或表现为灼伤,但如果口腔、咽喉部没有灼伤症状和体征,不能排除食道或胃的灼伤。 2. 患者可能由于呕吐返流,或因呛咳,导致呼吸道吸入而出现呼吸道灼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