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小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泉小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圣泉小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摘要:圣泉小区系在一沟梁相间的地带回填形成的。场地地质背景复杂。从宏观判断与稳定性定量计算结果来看,场地整体是稳定的。局部变形可能有三形式:不均匀沉降问题;库水位抬升与下降的交替可能引起地面沉陷变形,影响填体的稳定; “巫山黄土”为非湿陷或弱湿陷性土,遇水强度降低,也可能发生变形。本文对圣泉小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作了简要介绍,对场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计算,对该小区地基处理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order to solve the main geological problems, several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solutions are presented which can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mmunity foundation treatment designing. 关键词:圣泉小区 地质 问题 分析 Keyboards: Shengquan community; geology; problem; analyz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圣泉小区位于巫山县新城东端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场地南侧紧临客运港码头,北侧以烟厂为界,东侧以新建的宁江路为界,西侧以圣泉街为界,占地面积约16×104m2。本次勘察范围占地约8×104m2,规划66栋建筑物,层数5~9F,初拟基础型式为桩基、筏基、条基,上部为底框砖混结构,无地下设施。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工程区原始地貌为沟梁相间的斜坡地形。斜坡上发育有四条冲沟,自北向南依次为烟厂沟、技校沟、万元支沟及万元沟(图2.1)。目前上述4条冲沟高程190~193m以下已经全部回填整平,形成三级平台。场地后缘基本保持了原始地形;宁江路外侧已实施了岸坡防护工程,上部为坡度约30°的格构护坡,下部接直立式挡墙与临江半岛平台相接(图2.2)。 图2.1场地填土前地形格架 图2.2场地填土后地形格架 (2)地层岩性 场地内第四系覆盖层自上而下主要有人工回填层(Qs)、风、冲积层(Qeol+al)、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地层。 人工回填层(Qs)多为新近回填土,下部存在少量老填土。技校沟以南填土以土夹碎石为主,厚度一般10~20m。技校沟以北则以碎块石夹土层为主,厚度一般16~28m。 风、冲积层(Qeol+al)主要为 “巫山黄土”层,为蛋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工程性质比较均一,厚度一般6~10m。 残积层(Qel)为褐黄色粘土,含少量碎石及砾石。该层不连续分布于”巫山黄土”层之下,厚度0~9m。 区内第四系下伏基岩主要为巴东组第三段(T2b3)灰绿色泥灰岩夹灰岩及巴东组第二段(T2b2)紫红色粘土岩夹灰绿色粉砂岩。 (3)地质构造 巫山地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西北部,场址区所在的巫山复向斜轴线方向与场址所在的岸坡线斜交,场址处于向斜的南翼,岩层倾向坡内,岸坡基底稳态较好。基岩总体产状为335°∠30°。场址区基岩地层内次级构造(复向斜)发育,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构造裂解强烈,岩体多呈解体半解体状态。 (4)水文地质 场区后缘发育4条冲沟与长江、大宁河构成主要地表排泄系统。斜坡区接受的大气降雨汇集于冲沟后向长江及大宁河排泄。 场址区内地下水类型根据赋存条件分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溶隙)水。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孔隙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当库水位较低时,孔隙水一般沿填土底界的粘性土向长江渗流;库水位高时,受库水位顶托,地下水排泄不畅,水位相应雍高;库水位下降时,靠近库边地下水位坡降大。基岩裂隙(溶隙)水总体上埋深较大,对场地及地基的影响有限。 3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1)场地的稳定问题 场地稳定性分析一是综合考虑场地填土厚度、填土底界面形态、填土的物质组成及密实程度、受水影响等多种因素进行宏观判断,二是选取合适的工况以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计算。 1)宏观判断 场地填方基底地势较平缓,各层底界面亦较平缓,基岩层面倾坡内。场地后缘沟梁相间、地形坡度不大,无较大规模的加载条件。临江半岛原始地形较高,对整个填体具有阻挡作用,因此整体稳定性较。但填土回填时间短,总体密实程度差,厚薄不均,成分混杂。前缘坡度较大,并受库水影响,是水库运行的变形敏感带,可能前缘沿填体内部弱部位剪出,向临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