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典论论文曹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典论论文曹丕

典論論文補充資料 曹丕簡介 曹操本有意立曹植為繼承人。但曹植「不自彫勵,飲酒不節」;而曹丕則「御之以術,矯情自飾」,終於取得魏王太子的地位。 曹丕是文人氣質濃厚的帝王,他不追慕曹操的東征西討,建立武功,而採無為政治。在位期間,輕刑罰,薄賦稅,禁止宦人婦人干政,不准厚葬,並廣為室屋以居學者。 曹丕在中國文學的發展上,有其獨特的創見和貢獻: 典論論文開創文學批評的風氣,成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 燕歌行,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對後世七言詩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力。 曹丕與建安七子交遊唱和,對於推動建安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七子先後而亡,曹丕心中不勝感慨(見與吳質書),但亦不忘整理他們的遺著,又加以一一評論,不愧為建安七子的知音。 曹丕最為人知的軼事二則: 世說新語文學篇載:文帝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文選李善注載:曹植與甄一見傾心,但卻將甄后給了曹丕。甄后死後,曹丕故意將甄后睡過的一個枕頭送給曹植,曹植睹物思人,不覺落淚,後於洛水上見甄后之魂,寫成感甄賦;明帝曹叡以「感甄」二字不妥,改為洛神賦。 (文學史上的數人並稱 並稱 時代與人名 說    明 漢賦四大家 西漢:司馬相如、揚雄;東漢:班固、張衡。 四人同為兩漢文學主流──賦的代表作家。 三曹 漢、魏之際的曹操、曹丕、曹植。 三人為父子關係,以其政治地位提倡文學,並取得創作成果。主要成就為詩歌。 建安七子 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以曹操父子為中心的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七子」之稱,首見於曹丕典論論文。其文學成就和特色差別頗大,其中以王粲兼長詩賦,成就最高,劉勰譽之為「七子之冠冕」。七子同居鄴,故也稱「鄴中七子」。 竹林七賢 曹魏末年七個志趣相投的文人: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咸、劉伶、王戎。 七人生當魏晉之際政治衝突激烈的時代;崇尚老莊,寄情詩酒,「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為『七賢』」。是「正始文學」的主要代表。阮、嵇成就較大。 初唐四傑 初唐時四位著名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四傑主要貢獻在於擺脫了六朝沿襲下來的綺靡浮豔文風,開創了唐詩的新局。以王勃最為出色。 唐宋八大家 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脩、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明代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收錄其作品而得名。韓、柳、歐陽脩為唐宋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其餘五人都是在歐陽脩直接、間接培養、鼓勵之下造就出來的。 詞家三李 唐李白、南唐李煜、宋李清照 李白: 李煜:李清照: 三蘇 北宋文學家蘇洵與其二子蘇軾、蘇轍。 三人因父子關係而並稱。其中蘇洵稱「老蘇」,蘇軾為「大蘇」,蘇轍為「小蘇」。 北宋四大詩人 北宋歐陽脩、王安石、蘇軾、黃庭堅。 四人同為北宋詩人的代表。風格各異。蘇軾與黃庭堅有師生關係,並稱「蘇黃」。黃庭堅創立江西詩派。 南宋四大詩人 南宋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 四人以詩齊名。早期都受江西詩派的影響,後來突破創新,時人推崇其使詩壇「中興」,因此也稱作「中興四大詩人」。 元曲四大家 元代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此「曲」指戲曲(雜劇),非散曲。四人所作雜劇,就數量或水準言,關漢卿都穩坐第一。 公安三袁 晚明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三曹比較 人名 字號 重要經歷 主要成就 主要著作 曹操 字孟德,小字阿瞞 1.掃平北方軍閥,漢獻帝時任丞相。 2.死後被尊為魏武帝。 1.與丕、植二子大力提倡文學,促成「建安文學」的興盛繁榮。 2.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 3.所作樂府詩蒼勁悲涼。 4.鍾嶸詩品列其詩為「下品」。 〈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觀蒼海〉、〈龜雖壽〉等 曹丕 字子桓 1.曹操次子。篡漢自立,諡文。 2.雅好文學,以著述為務。 3.建安時期詩人兼文學批評家。 1.典論論文為中國第一篇文學批評專論。 2.〈燕歌行〉為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 3.詩風清麗委婉。與曹操不同。 4.鍾嶸詩品列其詩為「中品」。 《典論》及〈燕歌行〉等詩歌四十首左右 曹植 字子建 1.曹操四子。 2.年輕時頗有大志,後受到曹丕、曹叡(明帝)父子壓抑。 3.晚年封於陳,死後諡思,世稱陳思王。 1.詩、賦、散文皆擅長,謝靈運譽為「才高八斗」。 2.五言詩成就最大,能體現「建安風骨」,鍾嶸譽之為「建安之傑」。 3.其詩以曹丕稱帝為界,前期情調樂觀開朗,後期轉為沉鬱悲壯。 4.鍾嶸入其詩於「上品」。 〈送應氏〉、〈白馬篇〉、〈七哀詩〉、〈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等詩及〈洛神賦〉最著名 (文學批評史上的著名文論 文論名稱 作者 性質或價值 《典論論文》 魏曹丕 單篇。是現存最早的文學理論著述。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