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摘要
古诗二首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号诗鬼。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甲:铠甲,战衣。 角:古代军中的号角。 燕脂:即胭脂,色红,比喻血。 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易县一带。 君:皇帝。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 玉龙:指宝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守军铠甲的鳞片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 边塞的泥土在紫色晚霞的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河畔进发,夜袭敌阵,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 为了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兵临城下,紧张危急 浴血奋战,苍凉悲壮 潜师夜袭,勇往直前 誓死报效,激昂慷慨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凝重惨烈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斓,显得奇异诡谲。 【诗歌赏析】 ①全诗共描写了几个画面?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诗歌意境? 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创造出一场紧张危机、凝重惨烈边关战争的意境。 【诗歌赏析】 ②既写“黑云压城”,又写“甲光向日”,矛盾吗?这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一个“压”字,表现出一个怎样的场面? 比喻、夸张。不一定是实写,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想像之词。云缝中透射一缕阳光也是可能的。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 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诗歌赏析】 ③ 三、四句调用了哪些感官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④ 颔联“易水”化用了什么典故?是人引用这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化用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是人引用这个这个典故,既写出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诗歌赏析】 ⑤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既是细节描写,也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pò jī chún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其父夏允彝,其师陈子龙,均是文名卓著、讲求气节的民族英雄。其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夏完淳被清廷捕获,洪承畴想软化他,夏坚贞不从, 还把洪奚落一番,便从容就义,年仅十七岁。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作有《玉樊堂词》,其作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明末词坛占有重要的位置。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家政基础》 项目六 现代家庭安全.pptx
-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ppt VIP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 VIP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pdf VIP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环氧乙烷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 VIP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临床常用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排名.docx VIP
- 德力西850W交流角磨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完整升级版】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