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13.docVIP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1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13

专题综合训练(十三) 【题组一:题型对点练】 1.(2014·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有怀 姚 鼐 吴钩结客佩秋霜①,临别燕②郊各尽觞。 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注】 ①秋霜,这里用来形容吴钩的锋利雪亮。②燕,通“宴”。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该题是对诗歌形象的概括,要把握所叙之事,所在的地点,人物和场面等要素。 【答案】 在淮水之滨,诗人和一位具有豪侠之风的朋友宴饮辞别的画面。 (2)诗歌的后两句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首先要分清写了哪些景,一是草,一是水;其次要品味景物中包含的情感,注意“孤棹”“茫茫”所暗示的情感倾向。 【答案】 ①友人乘船远去,两岸绿草茵茵,绵延远方,只余淮河水色茫茫,诗人空自伫立凝望。②惜别之意和孤寂之感自然寓于景中。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①书一纸? 【注】 ①萧娘:对所爱女子的泛称。杨臣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1)词的上阕中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鉴赏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答题时应找出诗中的表达意象的关键词,抓住特征概括为“描写……画面”的形式;意境的概括要能表现出诗歌给读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上阕第一句描写了一幅树叶飘落、夕阳西下、水浪轻卷,秋江千里的图景。营造了一种悲秋离愁(或沉郁、浓重的离恨愁情,或愁长千里之遥,心萦千里之外等)的孤寂与幽冷的意境。 (2)结合全词,列举词中主人公的两个反常举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不恋单衾再三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应联系全诗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结合诗句“立多时”“不恋单衾再三起”“为萧娘书一纸”及备注分析。 【答案】 反常举动:立多时,再三起。原因是:为萧娘书一纸。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自 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1)分析诗中暗示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先要找出哪几句诗句能体现当时的社会背景。第二句的“乾坤窃禄人”是指当时天下有很多窃取俸禄却不做事的人,第四句的“世情奈值不容真”是说当时社会容不下说真话的人。从这两句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状况。 【答案】 天下庸俗的官吏、腐朽的统治阶级窃取俸禄;世间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容纳不了敢说真话的正直之士。 ★(2)赏析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