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歇后语翻译策略语用阐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歇后语翻译策略语用阐释

汉语歇后语翻译策略语用阐释摘要:汉语歇后语是汉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和独有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因此,它的翻译策略也就成了探讨的焦点。本文主要讨论了歇后语的特点、分类及其五种翻译方法: 直译法、解释法、套译法、意译法、直译意译注释法。 关键词:歇后语 特点 类型 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35-02 1 引言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翻译和成功的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就语言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原语中独特的结构形式;就文化而言,莫过于独特的民族特征。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那么翻译就更难了。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就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承载着其各自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到相关文化的制约,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常通过典故、双关、比喻和谐音等修辞手法来达到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语言表达效果,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由于中西方文化、风俗、思想、习惯等的差异,加上在英语中几乎不存在类似汉语歇后语的表达方式,所以歇后语的英译一直是个复杂而又极具探讨价值的问题,它的翻译对译者无疑是一大挑战。但是探讨歇后语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 2 歇后语的特点 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有谚语的作用。歇后语通过运用比喻、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 嬉笑怒骂中使表达更加犀利、辛辣、干脆痛快,使语言具有质朴的艺术魅力。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 比喻部分通常是生动形象的语言, 采用特别的比喻,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好奇心。说明部分揭示前面比喻部分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是对比喻的揭晓。这两部分一般由破折号连接(赵娜娜,2007,23)。一些耳熟而详的歇后语,如:“阿婆留胡子——反常”,“矮子看戏——听声”,“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传情达意,在意义整合过程,经过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的融会贯通来达到显性意义到隐性意义的提取。如“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等。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因为人们大多知道其后半部分的词句,也可以仅用前半部分,如“当时我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3 歇后语的分类 从内容联系上来看, 歇后语可分为三类:比喻性歇后语、谐音性歇后语和典故类歇后语。 3.1比喻性歇后语 它所比喻的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或相似之处, 数量较多。下例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本意,其间的说明方式略有不同如: a)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比喻多此一举的作法。 b)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 Year to a chicken-harboring no good intention.) 比喻表面上亲热和善,实际上居心险恶的人。 c) 聋子的耳朵——摆设(以人解义) (A deaf-mans ears just for show.)。比喻无用的东西。 比喻性歇后语又分为两类: (1)喻事类,如:“冷水发面—— 没多大长进”“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2)喻物类,如:“棋盘里的卒子—— 只能进不能退”“黄牛肩脚——不负责任”。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3.2谐音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人“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如: d) 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汉语语音谐音) (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 cunning and treacherous.) e) 擀面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