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及管理对策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及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F40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子工业和高科技信息产业的来临,电子废弃物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作为增长最快的固体废物,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已经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加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废弃物的特点
1.增长快、数量多。有关资料显示,电子废弃物增长速度是城市固体废物平均增长速度的3—5倍,并且以每年5%—8%的速度递增,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固体废弃物,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和市场需求旺盛是电子废弃物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毒性大、危害重。电子废弃物含有许多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冰箱中的制冷剂R12、发泡剂R11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电视机显像管、电脑元器件含有汞、铅、砷、铬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如果对废弃家电采用酸泡、火烧等简陋工艺进行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渣、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并最终导致人体中毒。
3.回收价值高、前景好。虽然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但从资源回收角度看,潜在价值高。有些物质中有很多具有极高回收利用价值的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据统计,1吨电子板中,可以分离出130公斤铜、0.45公斤黄金、20公斤锡。
4.组成杂、处置难。电子产品不仅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其制造材料多种多样,而且不同品牌的产品设计又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对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会遇到很多困难。
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
1.电子废弃物增长进入高峰期,洋垃圾不断涌入。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电子电器产品报废高峰期。据估计,每年约有5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洗衣机、400万台冰箱进入报废期,手机、电脑更新速度更快,报废量也急剧上升。国内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总量高达820万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还是发达国家电子垃圾的倾倒场。目前世界上有30~40%的电子垃圾被运到亚洲,其中又有70~80%涌入了中国,已给我国部分地区,如广东贵屿、浙江台州等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法律法规尚不健全。2007年3月正式施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从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进口等环节抓起,从源头控制电子废弃物的污染。但很多污染发生在回收处理的过程。对于建立有利于电子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无害处置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鼓励措施,以及打击各种严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随意处置电子废弃物的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修订完善。
3.没有统一的回收体系。我国很大一部分电子废弃物被私人回收,流向手工作坊式的小型拆解厂,它们将废弃物进行手工分解,提取元器件的有用金属后,大量残余部分被当作普通生活垃圾扔掉。只有少部分电子废弃物由专门从事电子垃圾拆解的正规企业集中分离,从中获取原料,产生的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专业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必须获得相应资质,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收集、处置固定场所及处理设施,投入和运营成本较大。私人作坊每拆解1吨电子垃圾,可获利3000~10000元,而其成本近乎零。此消彼长,造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的混乱局面,使电子废弃物中的污染物质难以控制,造成后续的环境污染问题。
4.回收处理技术薄弱,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利用机械粉碎、与化学溶液反应等手段回收有用物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水平和处理能力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配套的环保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难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的立法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可以借鉴欧盟、美国等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或指令。如“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已广泛应用于各国的电子废物法,可以作为我国电子废弃物立法原则,明确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责任主体,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电子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制定保护正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的有关政策,取缔技术水平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手工作坊式的小型拆解厂。制定行业技术标准,限制在电子产品的生产中使用有毒有害材料,鼓励生产绿色、环境友好的电子产品。
2.建立统一的回收处理体系。电子废弃物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能科学的回收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根据国外经验可以看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规模化、产业化是降低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国家政策和经济的扶持,在全国大、中城市构建以生产商、销售商为主体的各级电子废弃物回收中心,进而形成包括收集、储存、处理、再利用全过程完备的回收处理体系。通过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区队安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煤矿安全监控网络技术应用.doc
- 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doc
- 煤矿巷道贯通时通风及安全管理技术研究.doc
- 煤矿掘进迎头过断层技术探究.doc
- 煤矿开采技术方法发展趋势探究.doc
- 煤炭生产矿井加强煤质管理经济学思索.doc
- 煤矿机电事故研究及预防措施.doc
-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防治探析.doc
- 煤矿机电管理及改进探析.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