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专业基础知识ppt
(2).玻璃管液体温度计的主要特点 它的优点是直观测量准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实验室和医院等各个领域及日常生活中。但其缺点是不能自动记录、不能远传、易碎、测温有一定迟延。 玻璃管温度计所用的玻璃材料对温度计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对300℃以上的玻璃温度计要用特殊的玻璃(硅硼玻璃),500℃以上则要用石英玻璃。 (3).玻璃管液体温度计的分类 1)标准温度计:用于精密测量和校准其他温度计,其准确度高,分度值一股为0.1~0.2℃。基本误差在0.2~0.8℃范围内。 2)实验室用温度计;用于实验室的测温。 3)工业用温度计;用于工业测温,其准确度较低,允许误差可在1~10℃之间。 4)电接点温度计:作温度控制用。 长期使用的温度计要定期校验并校正其零位,对零位漂移要作修正,不合格的不能使用,校验方法可按有关校验规程进行。 1.2 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它是利用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制成,由杆式和双金属片式两种,如图固体膨胀式温度计所示。除用金属材料外,有时为了增大膨胀系数差,还选用非金属材料,如石英、陶瓷等。 这类温度计常用作自动控制装置中的温度测量元件,它结构简单、可靠,但精度不高。 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的。工业用双金属温度计主要的元件是一个用两种或多种金属片叠压在一起组成的多层金属片。为提高测温灵敏度,通常将金属片制成螺旋卷形状。当多层金属片的温度改变时,各层金属膨胀或收缩量不等,使得螺旋卷卷起或松开。由于螺旋卷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和一可以自由转动的指针相连,因此,当双金属片感受到温度变化时,指针即可在一圆形分度标尺上指示出温度来。这种仪表的测温范围是200~650℃,允许误差均为标尺两程的1%左右。这种温度计和棒状的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用途相似,但可使用在机械强度要求更高的条件下。 1.3 压力式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密闭容积内工作介质随温度升高而压力升高的性质,通过对工作介质的压力测量来判断温度值的一种机械式仪表。 压力式温度计的工作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蒸汽,其结构如图压力式温度计所示。仪表中包括温包1,金属毛细管2,基座3和具有扁圆或椭圆截面的弹簧管4。弹簧管一端焊在基座上,内腔与毛细管2相通,另一端封死为自由端。自由端通过拉杆、齿轮传动机构与指针相联系。指针偏转在刻度盘上指示出被测温度。 压力式温度计由于受毛细管长度的限制,一般工作距离最大不超过60m,被测温度一般为-50—550℃。它简单可靠、抗振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防爆性。但这种仪表动态性能差,示值的滞后较大,也不能测量迅速变化的温度。 2. 热电偶温度计 2.1 热电现象和关于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热电偶温度计由热电偶、电测仪表和连接导线组成。它被广泛用于测量-200~1300℃范围内的温度。在特殊情况下,可测至2800℃的高温或4K的低温。热电偶能把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便于信号的远传和多点切换测量,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准确度高、热惯性小等优点。 (1)热电偶测温原理 由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的闭合回路,如果使两个接点处于不同的温度t0、t,则回路中就有电动势出现,称为热电势,这一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势是温度t0和t的函数,恒定接点温度t0,则热电势是温度t的单值函数,只要测得热电势的大小,便可得到被测温度t。 热电势由温差电势与接触电势组成。 温差电势:是指一根导体上因两端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热电动势。同一导体两端温度不同时,高温端(测量端、工作端、热端)电子的运动速度大于低温端电子(参比端、自由端、冷端)的运动速度,单位时间内高温端失电子带正电,低温端得电子带负电,高、低温端之间形成一个从高温端指向低温端的静电场。该电场阻止高温端电子向低温端的运动;加大低温端电子向高温端的运动速度,当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导体两端产生相应的电位差,该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势。温差电势的方向:由低温端指向高温端。温差电势的大小与导体的性质和导体两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长度、截面大小以及沿导体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接触电势:是在两种不同材料A和B的接触点产生的。A、B材料有不同的电子密度,设导体A的电子密度nA大于导体B的电子密度nB,则从A扩散到B的电子数要比从B扩散到A的多,A因失电子而带正电荷,B因得电子而带负电荷,于是在A、B的接触面上便形成一从A到B的静电场。这个静电场将阻碍电子的扩散运动,诱发电子的漂移运动,当扩散与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时,在A、B接触面上便形成了电位差,即接触电势。接触电势的方向:由电子密度小的导体指向电子密度大的导体;温度越高,接触电势越大,两种导体电子密度比值越大,接触电势也越大。可见接触电势与两导体的性质有关与接触点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长度、截面大小、沿导体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