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的统一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中图版.docVIP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的统一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中图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 秦的统一 一、选择题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肯定的是(  ) A.设立郡县制?B.推行分封制?C.实行科举制?D.废除郡县制 2.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 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D.楚汉之争 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皇帝这一称号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字眼,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来历。请你告诉他们,最初使用这个称号的是(  ) A.禹?????B.启?????C.汤?????D.赢政 5.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加强皇权????????????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D.颁布“推恩令” 6.秦始皇当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  )的入侵。 A.匈奴????B.越族????C.突厥????D.蒙古族 7.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采纳了战国时期(  ) A.儒家的主张?B.道家的主张?C.墨家的主张?D.法家的主张 8.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 A.?B.?C.?D. 9.《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修长城和灵渠??????????B.派蒙恬反击匈奴 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0.秦朝的大将蒙恬要从水路由长江到达珠江,需要经过的一条人工河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灵渠 1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朝建立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对政令的拍行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造成障碍。秦始皇规定作为全国标准文字的是(  )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 12.中国银行行徽(图)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你知道古钱币是(  ) A.五铢??????????????B.圆形方孔半两钱 C.刀形??????????????D.蚁鼻钱 13.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的姓氏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聪明的你能告诉我们丙姓什么吗?(  ) A.夏?????B.唐?????C.周?????D.秦 14.李白在《古风》中写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扫六合”结束于(  )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30年??D.公元221年 二、综合探究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朝廷,共有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城阳被活埋。 材料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一、材料二都涉及对哪一学派的态度? (4)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2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00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