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梆子腔以及它的演唱方法.doc
浅析“梆子腔”以及它的演唱方法
一、梆子腔的起源和发展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在梆子腔中,承担指挥、引导整个戏剧音乐节奏变化任务的,是以硬木(通常是枣木)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梆子,梆子腔即因此得名。
梆子腔形成后即盛行于陕西,并广泛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在陕西境内,秦腔分为四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中路秦腔也叫西安乱弹,以西安为活动中心;南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安康一带,也叫汉调秦腔、汉调桄桄、桄桄戏;西路秦腔以原凤翔府所属地区为活动中心,凤翔府旧称西府,因此西路秦腔也称西府秦腔。
清代中叶,梆子腔已越出秦地,大量向其他地区流传。至乾隆年间,梆子腔已流传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等十多个省份。在所流传的地区,梆子腔银快地就与这些地区原来的乡音土调结合起来,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剧。
二、梆子腔的 艺术 形式
1.一般特点
梆子腔所包括的剧种均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为主奏乐器,从戏剧音乐的结构形式来分,我国戏剧可分为曲牌联套结构和板式变化结构两大基本形式,前者又称为“联曲体”,后者又称为“板腔体”。梆子腔是一种形成最早、最曲型的板腔体结构形式。
唱词主要是七字或十字的上下句对称形式,音乐上采用板腔变化结构,同时又有辅助性的多种花腔乐句。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大部分剧种为徴调式。其旋法多跳进,唱词节奏用闪板(前半拍休止的节奏型),音乐风格具有高亢激越、悲壮粗犷的特点。
2.梆子腔剧种中的腔
“腔儿”又叫“彩腔”或“二音子”等,是梆子腔剧种中所使用的华彩乐句,曲折婉转,起伏顿挫,歌唱性比较强,往往有特定的表现功能。“腔儿”主要用于慢板,一般用于慢板上下句的第一逗之后或者句尾,作拖腔。“腔儿”的加入,使慢板的基本句式大大扩充。此外,在其他板式中,也有“腔儿”的使用。“腔儿”的唱法有用假声翻高八度并配以原音“咿”、“咹”、“噢”、“哎”等演唱和不翻高八度用真声演唱两种形式。在不翻高八度用真声演唱的形式中,有的还填入了唱词,使“腔儿”与唱腔的其他部分连接的更加 自然 。“腔儿”大多用在剧中角色情感十分激动或戏剧情节向高潮推进时。
3.梆子剧种的板式
一般梆子剧种板式有:原板(一板一眼,2/4,中速)、慢板(以板三眼,4/4,速度较慢)、流水(有板无眼,1/4,较快)、快流水(有板无眼,1/4,更快)紧打慢唱(有板无眼,极快)、散板(自由节拍,自由速度)、滚板(散板杂以有板无眼)。这些板式在梆子腔各剧种中名称不同,从某些名称中可以看出不同剧种相同板式之间的关系。
4.梆子腔音乐中的“花音”和“苦音”
在梆子腔剧种中,秦腔、同州梆子、蒲剧和川剧弹戏等有“苦音”、“花音”的音阶、调式之分。花音又叫欢音,因具有欢快爽朗的风格色彩而得名;梆子腔曲调的音阶以七声音阶为主,并大多为徵调式。在花音音节中,除了突出主音sol外,第二级音la和第六级音mi是调式中的特性音,其重要性仅次于主音,第三级音si和第七级音fa则较少使用。而在苦音音节中,第三级音偏低的si和第七级音fa是调式的特性音,其重要性仅次于主音,第二级音和第六级音则较少使用
三、梆子腔的剧种
(1)秦腔
秦腔主要流传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秦腔盛行,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并在陕、甘一带逐渐形成同州腔(陕西)、醴泉腔(陕西),渭南腔(陕西)、周至腔(陕西)、陇州腔(甘肃)、陇西梆子(甘肃)等支系。后来,在陕西省内,秦腔又发展为东、西、中、南四路。流入陕南,衍变为汉调恍恍。
(2)晋剧
晋剧流行于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及河北张家口、陕西榆木等地区。晋剧即山西中路梆子,因兴起于晋中而得名。它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中路梆子流传到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
(3)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于华北、东北及山东北部,曾有京梆子、直隶(今河北省)梆子、卫(指天津卫)梆子、秦腔之称。1952年定为河北梆子。
(4)豫剧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 台湾 等省区。
四、梆子腔的演唱方法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
(2)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
(5)喊嗓,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
(6)丹田音,又名响堂,京剧声乐名词。演员歌唱时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一).doc
- 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二).doc
- 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关系辨析.doc
- 汶川地震灾难救援与信息控制.doc
- 汽车专科个人简历模板范文.doc
- 汽车侵权第一案的误区、对策与启示.doc
- 汽车整车销售简历范文--文书.doc
- 汽车营销方式创新的法律环境与现实路径.doc
- 沃尔夫冈#8226;伊瑟尔的文学虚构理论及其意义.doc
- 沃尔玛现象剖析.doc
-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21-2 .pdf
- 泰豪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版.docx
- 2024国培计划个人研修计划(6篇) .pdf
-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练习卷一含.pdf
- 精选最新版2020年大学期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整考题库(含.pdf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模拟自测题A卷含答.pdf
- 瑞西光华佳苑总包施工招标1204(定稿).doc
- 职业健康与防护详细讲解培训课件(11.1).doc
- 都溪河综合治理项目部月度报告(7月份 ) .doc
- 湖北恒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介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