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极人格培养
书名:《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主编:王振宏?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购买图书联系人:涂亚红? 联系电话邮箱:tuyahong516@163.com 一、人格及其特征 1.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稳定的、有组织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 人格一词来源于希腊文Persona,原义是戏剧中演员所带的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的角色和身份。 人格即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蕴藏于内的特征。这些稳定而有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与模式,它表现了一个由内到外的、真实的个人——即人格。 人格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既反映出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特性,也预示他将来的行为。 2.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 (2)稳定性 (3)个体性 (4)动机性和适应性 (5)自然性与社会性 3.人格侧面: (1)气质 (2)性格 (3)认知方式 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体格特征的稳定持久的综合体,人格决定了个人在环境适应中独特性。 性格是个人的稳定持久的意动行为系统,气质是个人的情感行为系统,智力是个人的认知行为系统,体格是个人的身体结构与神经内分泌系统。 4.人格特质: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 (1)内外向性 (2)情绪稳定性/神经质 (3)控制性/精神质 大五人格(OCEAN) 外倾性(extraversion) :人际的卷入水平和活力水平 神经质(neuroticism) :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 开放性(openness) :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对经验的主动寻求和理解。 宜人性(agreeableness) :描述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描述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态度 二、人格发展 1.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是指在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的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人格特征形成是个体在气质等生物学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的。 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 (2)环境因素 (3)教育因素 (4)自身因素 天性与教养的相互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系统:是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地等。 中间系统:是在微观系统之间、微观系统和外层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 时序系统: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 3.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各个阶段相互依从,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要依赖于早期各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性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 每一发展危机的解决对于后继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1.5岁)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获得安全感 阶段2:自主对怀疑与羞怯(1.5~3岁)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独立做事情或自主行动,形成自信心、自主性 。 阶段3:主动对内疚(3~6岁) 发展的主要任务:获得主动性,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的或被禁止的活动。 阶段4:勤奋对自卑(6~11岁) 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胜任感和勤奋感的发展。 阶段5: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1~18岁) 青少年不仅要考虑清楚“我怎样的人”、还要考虑“我将成为怎样的人”。保持自我独立与社会责任认同的协调。 阶段6:亲密对孤独(18~35岁) 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无私地奉献爱心和得到回报,相反,则不会以有益的方式与人交往。 阶段7:繁殖对停滞(35~65岁)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一代成长的关心上,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体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 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65岁以后)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美感。 三、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 ②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③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