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北部特拉喀密提V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pdfVIP

埃塞俄比亚北部特拉喀密提V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塞俄比亚北部特拉喀密提V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pdf

第 7卷 第 1期 矿 产 勘 查 Vo1.7 No.1 2016年 1月 MINERALEXPLORATION January,2016 埃塞俄 比亚北部特拉喀密提 VMS型铜锌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王晨异 ,袁 庞 ,熊靓辉 ,景亮兵 ,刘洪亮 (1.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2.中色金地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 3.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 中心,北京 100012) 摘 要 特拉喀密提铜锌多金属矿位于埃塞俄 比亚北部成矿带矿产富集 区,区内已发现与海相火 山作用有关的块 状硫化物矿床 (点)6处。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地质矿产资料 , 系统地总结论述了特拉喀密提铜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探讨 了矿床形成环境、成因类型,认为 该矿床属于黑矿 (Kuroko)型VMS矿床,为该地区成矿预测和地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埃塞俄 比亚 VMS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01(2016)01—0203—11 特拉喀密提 (Terakimti)铜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非 山岩系为主 ,其广泛受绿片岩区域变质 、岩浆侵入活 洲东部的埃塞俄 比亚 国北部提格雷州 (Tigray)施瑞 动和构造变形 的改造 ,其具有非常发育的火山一沉 县境内,工作区整体属高原台地地貌景观区,局部低 积韵律 ,是新元古代早期间歇性火山喷发一沉积的 洼处属侵蚀低山一丘陵地貌景观 ,偶见边部陡峻顶 产物 。区内岩浆岩广泛发育于前寒武系变质地层 部平缓的穹状山峰,沿现代河谷两侧常见悬崖陡壁 中,岩体规模大,多呈岩基产出,岩体年龄主要集中 等微地貌 。2007--2013年 ,中色金地资源科技有限 在 850~520Ma 。阿拉伯一努 比亚地盾矿产资 公司对该 区进行 了地质勘查工作 ,经研究确定 以铜 、 源非常丰富,以VMS型铜多金属矿床最为特征 ,该 锌 、金 、银为主攻矿种 ,矿床类型为 VMS型多金属矿 地盾 已发现 60余处VMS型矿床(点),分布遍及埃 床。本文主要根据找矿勘探成果及野外地质观察, 塞俄 比亚 、厄立特里亚、苏丹 、埃及和沙特 。这些 已 结合室 内资料研究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 知矿床的大多数集 中在红海两侧 的 10个地区(图 结 ,并初步探讨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1)。其中,以新近发现的位于厄立特里亚国西部 比 萨 (Bisha)V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最为典型 。该矿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床赋存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系中,矿体呈厚层状 ,其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阿拉伯一努 比亚地盾 为一个经历了复杂褶皱变形的矿体 ;且矿 (化)体具 的南部 (图 1),该地盾在 区域上整体呈北北西 向沿 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从地表 向下依次可划分出4 红海两岸分布 ,北与欧亚古陆拼接 ,南与坦桑尼亚克 个矿化带:①氧化带,铁帽型金、银矿化,平均厚度 拉通 比邻 ,其经历了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形成演 30~35m;②淋滤带,以金、银、铅矿化为主,平均厚 化阶段 、晚古生代至中生代陆壳稳定发展阶段和新 度 0.5~6m;③次生富集带 ,以铜矿化为主 ,平均厚 生代板 内活化发展阶段 。区域地层以新元古代变火 度一般为 35m;④原生块状硫化物带,以锌、铜矿化 [收稿Et期]2014-1卜25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