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代出行-陪着父母怀旧游
三代出行:陪着父母怀旧游父母六七十岁,儿女三四十岁。父母缺什么?缺儿女的陪伴;儿女缺什么?缺时间。这是许多老爸老妈的现实,也是许多有老爸老妈的儿女的现实。“常回家看看”,唱的就是这个现实,所以老爸老妈说唱对了,儿女说唱得难受了,难受就难受在“没时间”。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老爸老妈一分一秒地等待儿女“常回家看看”,儿女一分一秒地重复“没时间”的无奈。是不是该醒醒了,因为时间确实快没有了。
许多儿女醒了,因为他们看到,就算自己再没有时间,时间还是不停歇地雕刻着父母的容颜。“尽量多陪陪爸爸妈妈吧”,这已经成为儿女们的共识。陪爸爸妈妈聊聊天,洗洗筷子刷刷碗,打打麻将,父母就很高兴了。如果再进一步,安排个出游,三亚、港澳、新马泰,那父母就更幸福了。
不过也许儿女忘了一点,那就是父母的过去。
“好汉不提当年勇”,这其实是客气话,人到老来,哪能不提“当年勇”啊!回忆是老年生活的一部分,是老年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儿女也许会觉得那是老爸老妈絮叨,只有到自己也老了的时候,才会体会,那哪里是絮叨,那就是鲜活的人生啊!
也许陪爸爸妈妈走一走过去的老街,探访一下过去生活过的老房,开车陪父母回一下他们曾经洒下青春汗水的老城,尝一尝记忆中的饭菜香味……这恐怕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了。父母老了,但他们年轻过,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同样做出过辉煌的成就。也许他们当时一个月就挣三四十块钱,就住一间简陋的平房,但他们却把儿女培养了出来,就凭这,他们不值得骄傲吗?就凭这,儿女不应该陪着父母,看看曾经工作过、奋斗过的老城市、老街道、老单位和那些认识、不认识的老人吗?
儿女们现在不差钱,不差房,不差车,也挤出时间了,差什么?可能是对过去的感念吧!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就是感念父母过去的岁月吗?而父母的过去,不就是他们现在的回忆吗?最好的回忆,不就是陪着父母怀旧游吗?
陪着父母怀旧游,不仅是为了父母,也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那些成天抱着PSP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昨天的脚步中,开始略懂人生的真味。
准备准备吧,宣布“这个长假去爸爸妈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们一定喜出望外。
黄茅山的记忆
田 甜
大年初二我们出发
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中专毕业后就到黄茅山工作了。一晃几十年过去,爸爸常念起黄茅山,妈妈虽感叹“不堪回首啊”,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想“回首”的。
黄茅山太偏远了,远得像个童话。爸爸妈妈老了,自己去根本就不可能了。那里不是旅游区,没有“夕阳红”的线路,如果乘长途汽车,从昆明先到个旧,再从个旧到黄茅山,老人非颠散架不可。
爸爸妈妈生养了两个女儿,我是大女儿,在北京工作、生活,回一次昆明都不容易,更别说陪父母“重登黄茅山”了。妹妹在昆明工作、生活,是会计,整天对着报表,头都大了,好不容易休息一两天,陪老爸老妈上黄茅山,也不现实。
但爸爸妈妈的年岁一年比一年高了,而过去岁月的记忆却一天比一天清晰了,连我和妹妹如何在黄茅山上长大,都经常被妈妈在电话中提起。听得出来,那是一种渴望。如果说去新马泰是走一走、看一看,那么去黄茅山,可就是人生的回放了。于是我和妹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早日带爸爸妈妈去趟黄茅山。
今年春节,我和老公从北京带孩子回到昆明,妹妹一家也做好了准备,陪着老人过完大年三十,初一给亲戚们拜年、会餐,初二我们就开车出发了。爸爸妈妈显得很兴奋,比去香港澳门可高兴多了。
黄茅山上感念婚姻底色
半个多世纪前(说起来挺吓人的,时间都得用世纪算了),爸爸中专毕业,学的是采矿业。那时的年轻人,比的是谁敢去更艰苦的地方。就凭这一点,父辈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孩子学习的榜样。爸爸就毅然去了个旧锡矿黄茅山选矿厂。妈妈因为“出身不好”(我外公曾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将,后随龙云在昆明起义),为了政治表现好,就离开昆明,到可以考验觉悟的黄茅山当选矿工人了。“没人愿意去,但得去,”妈妈的话没有文采,却有更深的意蕴。
从昆明到个旧,现在还不能全程高速。300公里左右的路程,开了大半天。快到个旧了,爸爸说“我来带路”,那感觉真有点老当益壮的味道,妈妈却说:“都变了,认不出了。”个旧市是个相当干净的山城,马路不宽,上上下下都是坡坡,开着车进城,确实犯晕。爸爸说:“先找到七层楼,那是市中心。”原来30年前,个旧最高的楼就7层,所以“7层楼”就成了当地的标志物。爸爸的记忆还停在30年前,可眼前差不多都是17层、27层的高楼,哪里去找雄伟的地标“7层楼”啊!
不找了,先逛逛。车开得很慢,爸爸妈妈用心看着他们心中曾经的大城市。黄茅山离个旧还有12公里,在大山里面。那时到了星期天,爸爸妈妈就领着我和妹妹,走出黄茅山,来到个旧“赶集”,买上一点好吃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