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农民合作社消费积累尝试
一个农民合作社消费积累尝试从吉林省梨树县汽车站出发,坐上到小城的公交车,颠颠簸簸地行驶大约25公里的路程,就到了一个叫郭家窝堡的村子。一番打听后,热心的村民把记者带到了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负责人郭连伟的家。
跟记者想象的不同,年已六旬的郭连伟个头不高,脸庞瘦削,眼神却深邃而坚定。他很和善,就像亲人那样,言谈举止丝毫让人感觉不到生疏感。他寡言少语,可一谈到合作社,就快速地打开了话匣子。
成立11年来,胜利果乡农民合作社享誉四方。这期间,虽然坎坷不断,困境重重,但其创造的消费积累模式以及按比例提取积累资金作为社员医疗、教育和养老保障金的做法,吸引了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多家研究所和高校的注意,对全国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典型借鉴作用。
缘起——三大难题震撼“老坚持”
郭连伟是地地道道的郭家窝堡人,为人正派,工作负责,人送雅号“老坚持”。1979年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从此,他走东闯西,遛乡串门,专行医术。长此以往,他和方圆数里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合作医疗站解体后,郭连伟办起私人诊所,收入颇丰。
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坚持”郭连伟陷入了深深的惶惑和纠结之中。
他看到,合作医疗站解体后,农村药品的定价在农村没人查没人管,全凭医生一张嘴,很随便,以至于有时候药价高的离奇。农民有病没钱看,就只能小病靠拖,大病等死。
同时,他目睹了辛辛苦苦一辈子的农民老无所养的凄凉,也目睹了全村3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的绝望。 农村医疗、养老和教育这三大难题深深地困扰着郭连伟,他觉得他应该做些事情来帮助这些贫困的人。
2001年秋季,郭连伟无意间在《吉林农村报》上看到一条《农民变股民,合作闯市场》的消息,仔细思索之后,他若有所悟。后来,他又遇到了被称为合作社专家的四平市银监局官员姜柏林,一番讨教之后,有了主意。
当年12月19日,郭连伟和其他3户村民发起成立了合作社,试图通过合作社生产资料消费积累、生活资料消费积累和医疗消费积累解决社员的医疗、教育和养老问题。
为了方便合作社的运作,郭连伟自掏腰包,拿出1000元钱,又说服其他3户村民拿出700元钱。就这样,合作社有了1700元的人股股金。
提到果乡合作社名称的由来,郭连伟对记者解释道,1957年周恩来总理到胜利乡视察,看到一望无际的果林,欣然题词“果树之乡”。为了传承总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把合作社取名为果乡农民合作社。
模式——消费积累提取保障基金
合作社刚成立的那段时间,郭家窝堡村村民普遍养猪,郭连伟就思忖着在猪饲料的统购方面做些文章。“先动员社员入股,用股金作为抵押到信用社贷款,用贷款买猪饲料,然后通过出厂和零售的差价积攒3项保障金。”郭连伟对《村委主任》记者说道。
到2007年左右,由于生猪的行情普遍不好,郭连伟又打起了统购粮油、挂面以及化肥的主意。他把自家的房屋腾出一间来作为仓库,在村子另一端的一位社员家中设立了分销点。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由厂家统一送货。
每当社员家中缺货时,他们就给郭连伟打个招呼。于是,郭家窝堡的村民经常看到这样一幅景象:郭连伟赶着一头驮着粮油、化肥的老牛,在乡间小路上慢腾腾地走着,直到把货物送到社员家中。
关于消费积累的机理,郭连伟向《村委主任》记者解释道,合作社集体批发采购,以市场零价销售,形成的批零差价按交易量返还给社员,返还部分分别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医疗、教育、养老基金。医疗、教育、养老3项保障基金按照80%的比例提取,根据社员具体情况互相转化使用。
以村民张树江的媳妇为例。一日,张树江的媳妇要购买2.5公斤小米和3把挂面,总共20元,郭连伟的爱人李淑琴在一个写有合作社社员资料的小本子上记上:张树江,消费20元,成本15元,积累5元。
积累的5元在郭连伟之后的统计中,细分为公积金0.6元,公益金0.4元,医疗、教育、养老三项保障基金4元,储存在合作社账簿张树江家的个人账户上。
张树江一家4口人,有80岁的老母亲。他自己身体不好,已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常打针吃药,刚加入合作社2年就消费积累了170元的养老基金。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说:“如果沿着这条道走,再过个十年八载的就可以解决我晚年的养老问题了,别看现在我才170元的基金,一点一点攒,就够我的养老费用了!”
入社2年,合作社的监事长方明文医疗和教育基金总额就达到892元,孩子上学需630元,通过合作社账目转划到学校630元,合作社的账目医疗和教育基金剩存262元。他逢人便讲:“是大家合作的力量,解决了我孩子上学的资金困难问题,我和我的家人从此再也不用犯愁了。”
除了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的积累保障金外,另外一种消费积累的方式是医疗积累,但仅限于郭连伟一人的家庭诊室。社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