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的世界如何从简单性演化而来? 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宇宙如何能从简单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演化而来的呢? 如果人们对基本粒子的性质,基本的物理规律完全掌握后,是否有可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作各种长期的精确预言呢? 人们能精确地预言哈雷慧星每76年回归地球一次。但长期的天气预报进展甚微,这是为什么? 水果产量的大年小年现象事实上相当普遍,这是为什么? 7.1 非线性系统及其普遍性 所谓线性系统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系统 非线性系统 所谓非线性系统是指除线性系统以外的所有系统。即输出与输入不成正比的系统。 非线性与线性的差别 外语学习 7.2 从一个简单的例子看混沌的本质 混沌是决定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随机行为的总称。它的根源在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所谓“决定论系统”指描述该系统的数学模型不包含任何随机因素的完全确定的系统。 随机运动的典型实例是植物学家布朗 1827年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液体中花粉颗粒的无规运动,现称为布朗运动。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状态,往往既不是完全确定,也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 7.2.1 虫口模型 马尔萨斯(T.R.Malthas)在其《论人口原理》一书中,根据19世纪欧洲、美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发展状况,得出了人口增长的如下结论:“在不加控制的条件下,人口每25年增长一倍,即按几何级数增长。” 虫口模型 设虫口的繁殖率为A。只考虑两两咬斗或接触传染,而不考虑三个以上同时咬斗等状况,则咬斗组合数,设每一咬斗或接触传染导致死亡的几率为B,那么显然下一代虫口数为: 7.2.2 倍周期分岔 决定论系统 μ给定,X0已知,可由(7.3)式利用计算器或如图7.5的作图法得出,X1,X2,X3……,也就是说各代的昆虫数完全确定,不存在任何随机因素,因此系统是决定论的。 显然当μ≤1时,由于(1-Xn)1, 所以,逐次迭代后Xn趋向于零,即繁殖率太低的昆虫最后总是趋于绝种。 倍周期分岔 那么当μ增大以后,情形如何呢?如μ=2,则可得 7.2.3 混沌的基本性质 系统对初始状态极其敏感: “蝴蝶效应”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路伦兹(E.N.Lovenz)曾得到现称为洛伦兹方程组的关于温度、气压、湿度等的微分方程,他将初始的温度、气压、湿度等量代入,可很精确地预言2~3天后的天气状况,然而这个非线性方程的解对初始状态的变化极其敏感,而人们对当天的温度、气压、湿度等的测量又不可能没有误差,非常微小的误差,经过十天、半个月的演化,误差会达到测量值相同的量级,以致失去了天气预报的意义。洛伦兹形象地用“蝴蝶效应”来描述之。 “吸引子” “奇怪吸引子” 普适性 7.2.4 混沌的应用 英国物理学家J.Ford曾认为:混沌是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样也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教规。他说:“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绝对空间和时间的幻象;量子力学则消除了关于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式的梦;而混沌则消除了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式可预测性的幻想。” 混沌的应用 首先是理解自然,例如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流体湍流现象。 混沌理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特别重要。已经发现各种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等均与混沌运动有联系,癫痫患者发病时的脑电波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而正常人的脑电波呈现显著的混沌状态。 人们利用混沌可实现保密通讯,解释经济领域的股票、期货的价格波动,探索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创造出所谓的混沌神经网络等等。 长期精确预报的可能性 前面提到混沌动力学的发展排除了对天气作长期精确预报的可能性。 其实人们对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短期预报我们关心的是细节问题,对于长期预报人们更关注的是各种平均量的发展趋势。 根据混沌动力学人们可以作短期的精确预报,长期的概率预报,正好能满足人们对各方面的不同枨蟆 7.3 自然界的几何──分形 分形(Fractal):局部与整体具有相似性,或者说在标度变换下具有相似性的几何形体。 例如中国的海岸线在中国地图上看是弯弯曲曲的,其局部例如浙江的海岸线,放大后从浙江地图上看也是弯弯曲曲的,两者间具有相似性,这样我们就说海岸线是分形的。 分形维数 线段的拓扑维数为1,面的拓扑维数为2,体的拓扑维数为3。一根线段其长度是一定的,与你用什么尺来量是无关的(只是精确度有所差异)。 Koch曲线 Sierpinski 地毯 D=ln8/ln3=1.89 海岸线的分形维数 对于象海岸线这样的具有统计自相似的分形,不能用上述方法求其分形维数。一般用所谓的合子计数法,即用不同孔径a 的网格去覆盖地图,计算含有海岸线段的网格数N来,作关于ln(N)和ln(a)的图来确定其分形维数。显然海岸线的分形维数大于1,小于2。 来自简单规律的复杂系统 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模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改医改互动推进住院医师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doc
- 能量转化量度教学设计.doc
- 基于修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决定.doc
- 天津地区储粮害虫防治现状及方向.doc
- 第四届体彩杯青岛球王系列争霸赛羽毛球要领.doc
- 云南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doc
- 南京工业大学文件讲述.doc
- 2017年度吉林高考理综试题.doc
- 2016年,在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切实防范跨境资本.doc
- 陕西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表.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