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工程为例浅议建筑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某工程为例浅议建筑设计

以某工程为例浅议建筑设计【摘要】: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某工程的方案构思;并引发出一些思考,认为目前多数建筑设计节能意识淡薄,造成高能耗、低效益,影响建筑使用效率,浪费巨大。我们看重的是,通过本项目实践的展示,倡导低碳减排的设计理念,给同行予思考。笔者认为建筑师必须以更加精心的创作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方案;建筑设计;节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experience, described the idea of an engineering program; and raises some thought that the majority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awareness is weak, resulting i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efficiency, the impact of building the efficient use, a huge waste. We value, promote low-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design philosophy, I think to peer 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I believe that the architect must be more careful creatio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from all sides. Keywords: program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ergy-sav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在方案投标中,笔者的方案被选作实施方案,该项目与2011年4月完工。在方案反复的修改与设计中,笔者遇到了当今商品经济时期建筑设计普遍涉及的问题。因此,想在介绍方案的同时,谈谈自己的启发。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交通要道,用地面积113377m2,建设用地面积113377 m2,总建筑面积101000 m2,分两期建设。本次实施为一期工程,建设总规模约52000 m2,其中地上约40000 m2,地下层约12000 m2做为停车库(局部兼人防工程),建筑退让用地边界(拟定红线)距离:西南面退用地红线20米以上,东南退用地红线20米以上,东面退用地红线15米以上,其余各区退用地红线0.5H,且不小于6米。基地现状为微起伏的山体,用地西、北侧高,东侧较低,南侧最低。基地最大高差约有15米。(图1,图2) 图1总平面图 图2效果图 2.交通流线设计 该项目的功能定位为速递邮件和物流集散处理、国际邮件、对台邮件和普通函件、包裹和报刊等邮件的分拣处理等,这就必然有大量的车流进出基地。近期时,因西南侧的道路短期内还未形成,这就决定了基地东南侧的道路必然是近期基地的主要出入口,在出入口设计时,考虑到大量的车辆进出,所以大门设计为中间绿岛,两侧出入的方式,这样使进出基地的大型车辆均方便进出,同时加大开口有利于邮车出入时的视线观察。西南侧的道路形成后,因考虑到东南侧道路等级,远期的主要车流的出入口移至西南侧,这样可以减少邮车进出对城市道路行车的影响。同时物流部分是采用南侧进,经分拣后北侧出的方式,在南北两侧均留有足够的卸装区,车行道及车行道外侧的邮车的停车位。使得物流的方式极为方便便捷。辅助楼及地下车库的主要出入口均设于建筑的西侧,与主要的物流方向错开,避免了对物流顺畅的干扰。 3.建筑总体布局 此次该工程的设计总体构思源于邮政的企业文化。中国邮政标志是“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相结合,归纳而成,表达了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建筑以平行线为主构成,稍微向右倾斜的处理,表现了方向与速度感,而这一造型处理正与这种邮政标志设计构思殊途同归,同时对邮政标志与传输的元素进行充分挖掘与提炼,强调一种现代物流建筑形象,没有过多的装饰,虚实对比,给人深刻印象。模数化的平面设计,节省了建造成本。二期与一期设计的整体考虑,使得建筑加建前后均能浑然一体。在总体造型明确的情况下,注重室内外环境的关系,邮政处理中心的周边均利用退线作绿化,美化了邮政处理中心的工作环境,同时对于外侧的城市道路景观也有相当的贡献。利用一层屋面设置绿化屋面,既有效的阻挡了夏季通过屋面的传热,也为二层工作的邮政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辅助楼与主体之间二层空出了12米空中的绿化,能有效的改善辅助楼的工作环境、同时把对辅助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