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藻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藻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00年第6期第19卷 综 述 作者:徐年军 范晓 韩丽君 严小军 曾呈奎 单位:徐年军 范晓 韩丽君 严小军 曾呈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藻类,活性筛选,活性化合物 摘 要: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报道的26种微藻和34种大型藻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相应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对其中较重要者的作用机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就我国藻类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天然药物研究中抗肿瘤活性一直是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从藻类中发现这类活性物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藻类多变的生活环境和原始的进化地位使其拥有许多结构新颖的活性物质。国外对其研究始于50年代发现巨大鞘丝藻的脂溶性提取物具有抗白血病活性,从而激起了对藻类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兴趣。从黑海藻中发现许多有抗肿瘤潜力的藻种,有钝形凹顶藻(Laurencia obtusa)、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囊叶藻(Cystoseira crinita Cystoseira barbata)、石莼(Ulva rigida)、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刚毛藻 (Cladphora sp.)、前沟藻(Amphidinium)、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鳍藻(Dinophisis)、裸甲藻(Gymnodinium、Gyrodinium)、原甲藻(Prorocentrum)、颤藻(Oscillatoria)、螺旋藻(Spirulina)等[1]。Guven等列出了14种绿藻、23种褐藻、23种蓝藻和7种红藻具有抗肿瘤活性[2]。80年代初美日科学家开始系统的筛选蓝藻及其他藻类的抗肿瘤活性,发现了许多新的活性化合物,如从蓝藻中提取的Scytophycin B已进入临床阶段;从松香藻中分离的Halomon目前也已进入临床前药理评估阶段。其他从藻类中分离出来抗肿瘤物质如Cryptophycin等已完全清楚了其作用机理及药理效应;Malyngamide等已清楚了结构,完成了毒理实验,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随着天然药物研究的深入,藻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藻类的可再生性,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药源物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基本上解决了药源藻类的养殖问题,为藻类抗肿瘤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可能性。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提高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使藻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得以飞速发展。本文拟对藻类抗肿瘤物质的活性筛选和活性化合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微藻抗肿瘤物质的活性筛选及结构分析   微藻主要包括蓝藻、甲藻、金藻和少数绿藻。由于其分布地域广、个体变异大、种类繁多、适应多变的环境等特点,从中发现抗肿瘤物质的机率较大,目前已经从中发现了很多重要的活性化合物。同时由于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生物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微藻抗肿瘤研究在近年得到很大的发展。   夏威夷大学的Patterson等从1981年开始,从大约400种1500株蓝藻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中筛选生物活性物质,发现大约7%的提取物具有抑制人鼻咽癌KB细胞系增殖的活性,从中分离了一些结构独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3]。Patterson等发现5个藻种的7个样品的提取物对小鼠P388淋巴白血病的T/C值大于150%,它们是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的二氯甲烷溶液;巨大鞘丝藻(Lyngbya majuscula)的水溶液、已烷溶液、乙酸乙酯提取液;念珠藻(Nostoc muscorum J. A. G.)的水提取物;颤藻(Oscillatoria sp.)的水溶液以及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Sur.)的30%乙醇提取物。颤藻(Oscillatoria sp.)的水溶液和n-丁醇提取液还能有效的抑制Ehrlich腹水瘤。   从定鞭金藻类提取的毒素Prymnesin对艾氏腹水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前沟藻(Amphidinium sp.)产生的大环内酯类物质Amphidinolide A,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Amphidinolide B对小鼠L1210和KB细胞的IC50为0.14μg·L-1和4.2μg·L-1。从另一种前沟藻中分离出Amphidinolide B和一种新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Amphidinolide D.   伪枝藻科(Scytonemataceae)和真枝藻科(Stigonemataceae)的许多种类的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3、4]。伪枝藻(Scytonema pseudohofmanni)产生的多肽类大环内酯化合物Scytophycin B(图1) Fig 1 Scytophycin B   对人类鼻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