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园牧歌背后的自然生命之力
——浅析《边城》的审美特征
于佳佳 河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展示生命、歌颂生命,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灵 这是第一次用“牧歌情调”来形容《边城》的整体风格。
魂。牧歌式的文体则是沈从文最擅长的文体,《边城》是 之后,这种观点得到了刘西渭的赞同,他在《 边城 与
其中最为完善的作品之一。本文从《边城》中所体现出的 八骏图》中提出:“《边城》便是这样一部idyllic 杰
牧歌情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强大的生命之力三个方面 作。这里一切和谐,光与形的适度配置,什么样人生活在
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揭开掩盖在牧歌情调背后的更深 什么样空气里,一件艺术作品正要人看不出艺术的。一切
层次的生命之意。 准乎自然……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在现代大都市病
关键词:《边城》;牧歌;自然;生命 了的男女,我保险这是一服可口的良药”②。在这里,刘
西渭所指的牧歌是自然而和谐的。夏志清则称赞沈从文的
一、牧歌情调下的“美丽”与“忧伤” 《边城》是“玲珑剔透牧歌式的文体,里面的山水人物,
牧歌本是表现牧人田园生活情趣的一种文学体裁。多 呼之欲出”③。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与牧歌情调紧密相连。
被运用于诗歌创作当中,诗人常常借这种体裁将乡村生活 湘西世界由牧歌情调建立起来,而牧歌情调也由湘西世界
的淳朴恬静与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进行对比描写。这种体 得到了最好的升华体现。这其中,蕴含的是作家爱与美的
裁发源于古希腊,忒奥克里托斯( 公元前3 世纪) 是西方 生命哲学,更包含了对乡土、家园的守望。湘西世界正是
牧歌的创始人。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公元前37 年发表了他 作家建立的理想的精神栖息地。在他所创造的“桃花源”
写的《牧歌》,诗中用淳朴的语言描写了理想化的田园生 的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隐忧。都市的不断扩大,对“桃
活。文艺复兴时代,牧歌成为受人喜爱的体裁,不仅有古 花源”是一次又一次的逼近,强迫其与都市接轨、融合,
典式的牧歌,还出现了利用牧歌主题的田园小说和田园戏 面临着毁灭。湘西世界的美也由此而逐渐被压缩,这也就
剧。后来,人们逐渐习惯于用“牧歌”代指这一类风格的 使得“牧歌”变成了幻景。正如沈从文在《 看虹摘星录
文学作品,并常把它与“情调”、“气息”等词搭配,表达 后记》中所说的那样,“美丽总令人忧愁”。
那些抒情气息浓厚的乡土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独特韵味。 二、“乡下人”与自然
来自西方的“牧歌”相比中式的“田园”更具有浪漫的气 刚刚来到北京的沈从文,看到如此繁华的大都市时,
质,更适于抒情表达。而将“风俗美”、“人情美”、“人性 产生了自己是“乡下人”的心理,这种自我意识在之后
美”完美糅合在一起的沈从文,无疑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创 占据了他,并延伸到他的创作当中。他自己也常称自己
作“牧歌式”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是个“乡下人”。沈从文热爱苗族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多
湘西淳朴独特的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关 有对苗族风情的描写。这也就说明了他为什么要对抗纷杂
系、健康优美的生命形式,这些作家在作品中描绘的一幅 的都市。他渴望的是回归单纯质朴的、没有遭受都市文明
幅幽美的田园画卷,抒发了隐藏在作家记忆中的真挚情 浸染的“湘西世界”;渴望的是回归淳朴善良的社会人际
感。早在《边城》出版的当年,汪伟的《读 边城》中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在都市人看来的
就提出了沈从文创作的“牧歌情调”理论,他认为“《边 “野蛮人”,在他眼中,反而拥有着高贵的灵魂。在上世纪
城》整个的调子颇类牧歌,可以说是近于‘风’的,然而 五六十年代,遭受着历次政治运动打击的沈从文陷入狂迷
又觉得章法尚严,针线尚密,换言之,犹嫌雅多于风”①。 状态,不断地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故乡
166
品读
给他留下的温暖记忆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