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模拟和数字电路实验.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拟和数字电路实验

电子线路实验课件;实验准备及常规仪器设备使用;实验准备及常规仪器设备使用;水平系统 垂直系统 扫描系统 触发系统 显示系统;2、示波器的刻度;3、示波器的触发;4、触发释抑(Hold off);;显示区:显示区除了进行波形显示外,还包括许多有关波形和仪器控制所设定值;POSITION;水平控制按钮及触发控制按钮:;MEASURE;实验板说明:电源正极输出端在最左边的8孔插座输出(由于该类插座插孔较面包板插孔粗,可以将导线弯成S型插入比较牢靠),电源接地端已经与面包板最下一排插孔相连。其它插座的使用注意事项结合具体实验再讲解。;实验一:分立元件及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设计提示: (1) 根据给定的放大器指标,输出电阻比较小,所以输出级应采用射极跟随器或引入电压负反馈,而射极跟随器无电压增益,故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输入级采用电压增益较大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由于射极跟随器输入电阻比较大,避免了负载效应,从而放大倍数比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要大的多。由于要求输入电阻比较大,应在输入端应引入串联反馈,由于要求的增益并不大,两级放大电路可以满足增益要求,故电路初步设计方案如下页电路图所示。 (2)低半功率点频率fL ≤ 100Hz设计主要考虑电路中电容的取值,由于Ce两端的交流等效电阻最小,对应的时间常数最小,故fL主要取决于Ce的取值。 (3)Q1、Q2级电路都采用分压偏置方式,二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流ICQ1、ICQ2及静态工作点电压VCEQ1、VCEQ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简摘币腐触部取密钟挥椿牙腿蹈睁一缴团验伍寓稼涪莱宁虚秸保壁沮葵赋模拟和数字电路实验模拟和数字电路实验;(4)偏置电阻设计要考虑静态工作点接近放大区的中部(交流负载线的中部),同时要兼顾交流指标。工程上一般取VEQ1 =0.2VCC 或 VEQ1 =(1—3V),Rb11、Rb12取值应考虑放大器的稳定性和输入电阻的要求。 (5)设计可以从输出级开始,首先静态工作点应该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因此根据输出电压摆幅要求可初步确定输出级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实验要求给出的电压摆幅并不是最大摆幅,考虑到饱和压降和负载影响,电压摆幅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在电源电压12V的情况下,电压摆幅取6V左右,由此初步确定静态工作点VceQ2为3-5V左右,而RL=1K,则:IOPP=4-8mA; 而 IOPP′=EC′/RL′〉IOPP ; ICQ2= 0.5IOPP′ ICQ2的值应根据上述推断和三极管极限参数(9011:IC不要超过30mA,功率不要超过400mW,VCEO =30V)综合而定。;(6)交流电压放大倍数主要与 RC1 、后级的输入阻抗以及负反馈电阻Re11 有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RC1 本身也是直流负载电阻,增大RC1可以提高增益但容易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另一方面增大RC1 也会使输出电阻增大,因此RC1的取值应首先考虑满足增益要求,同时兼顾静态工作点、电压摆幅和输出电阻的要求。 (7)由于输出级是射级跟随器,因此输入级的设计仍然要考虑电压摆幅的要求,其静态工作点仍应该在其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由此初步确定输入级的静态工作点VceQ1为3-5V左右{可以根据(6)初步确定RC1的大小,由此确定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增益、输出电阻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8) Q1的Re11为交流负反馈电阻,能够提高输入电阻,改善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太小负反馈作用不明显,太大放大器增益下降明显。;2、放大器的PSPICE仿真 软件模拟仿真设计放大电路,进行瞬态分析,根据静态工作电和输出波形失真情况,修改电阻、电容的设计数值(注意电阻电容数值应取系列值),调试电路工作正常并以满足放大器设计指标的要求。进行交流分析测量带宽和增益、交流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3、放大器的实际电路安装制作 (1)用晶体管特性测试仪测量所用晶体管的参数,记录晶体管的实际β值。根据测量值修改软件模拟仿真时三极管放大倍数,重新调试电路工作正常并以满足放大器设计指标的要求。 (2)按软件模拟仿真设计放大电路安装一个放大器。要求元件排列合理、布线整齐、电接触可靠。注意电源极性。;4、放大器参数测试 (1)用逐级调试的方法排除故障,用示波器测量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并与设计值、仿真值比较。调试电路的电阻、电容值,使放大器电路正常工作。 (2)测量不失真输出信号峰峰值Vopp,及对应的输入信号峰峰值Vipp,并与设计值、仿真值比较。 (3)测量带宽和增益、交流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并与设计值、仿真值比较。 5、寄生反馈及消除: 在一般多级放大器中,总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寄生反馈。寄生反馈的类型和消除办法在讲义中有详细的讲解,这里主要强调电源退耦的重要性。退耦元件的数量力求减少,接入位置要选择得当。例如,对于如下图所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