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领域侵权及犯罪之区分及衔接.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标权领域侵权及犯罪之区分及衔接

商标权领域侵权及犯罪之区分及衔接摘要:商标犯罪中对注册商标的“使用”应窄于商标侵权中的“使用”,不应包括使用于“商品交易书”和“展览会”的情况。商标犯罪与侵权案件衔接的关键在于制定可行的案件移送办法,并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关键词:商标权;商标侵权;商标犯罪 中图分类号:D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3-0070-06 如何准确把握商标权领域侵权与犯罪的认定标准,使得司法机关既能够有力地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又能够依法规制商标权领域的侵权行为,形成有效的区分与衔接体系,是本文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商标权领域侵权与犯罪之区分 (一)商标权领域的侵权行为之构成 商标民事侵权行为,是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或违反法律规定从事的使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受到损害的违法行为。商标侵权的判定,与一般民事侵权不同,一般民事侵权要求有主体、客体、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四个要件,而商标侵权在主观故意方面,并不要求侵权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主观状态会影响赔偿责任的承担;在损害后果方面,由于知识产权客体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在损害后果没有显现的情况下,侵权行为也可能成立。在判定商标侵权的案件中,“有引起混淆的可能性”是一个特殊的重要条件。虽然“有引起混淆的可能性”在我国商标有关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法律的体系解释原则和学理的主流观点,从商标侵权的司法案例来看,“有引起混淆的可能性”必须作为商标民事侵权的核心要件。明确此核心要件,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执法和司法行为,减少对商标有关的法律法规之解释的任意性,而且,在保障商标权权利人利益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商标权利人滥用权利。 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及有关司法解释,我国的商标民事侵权行为主要有:第一类,使用侵权。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第二类,销售侵权。即,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第三类,标识侵权。即,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第四类,更换商标。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将其注册商标撤下后换上自己或第三人的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的行为。其中,包括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即,“未经注册商标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商标法》第52条第(4)项)。如1994年新加坡鳄鱼公司将北京市服装厂制作的“枫叶”牌西服换成“鳄鱼”商标销售案就是典型的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第五类,其他侵犯商标权行为:(1)将商标作为其他商业标志使用的;(2)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3)将企业名称作为商标使用的;(4)将商标作为域名注册的;(5)超过商标许可合同终止后的尾货合理销售期限逾期销售带有被许可商标的商品的。 (二)商标权领域的犯罪行为之构成 我国刑法在第二编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中有三个专门条款规定商标权犯罪,分别是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5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仅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且情节严重,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数额较大的,才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该三项侵犯商标罪都是情节犯,而非行为犯,即,须达到司法解释所要求的犯罪情节才构成犯罪。 侵犯商标权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第二,必须是经过合法注册处于保护期的商品商标,是侵害人没有使用权限的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不受刑法保护。第三,必须有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即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册商标。其中,该“使用”的外延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的“使用”内容基本相同。第四,必须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该“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基本相同是等同于相同的概念而非等同于近似的概念。那种认为我国商标的刑法保护已经扩大到类似商标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五,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一般要求非法经营数额或者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达到一定数量,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册商标达到一定数量。 (三)商标权领域侵权与犯罪之区分 从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罪名种类上看,我国《刑法》打击的范围比较集中,限于“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