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及张学良书画奇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大千及张学良书画奇缘

张大千及张学良书画奇缘中国现代史上,张学良与张大千两人,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张学良是位叱咤风云、统领三军的大帅;张大千则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这两位虽然是身世、经历、禀赋、才能等截然不同的文武奇才,本应属风马牛不相干,但他们却有过一段颇为有趣的书画奇缘。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张大千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书画界,已颇负名声,但是他当时的画,还不算出类拔萃。然而他所仿作的石涛画,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也常使得当时上海、北平等地的许多自称为“目中有神”的名鉴赏家,相继“上当被骗”。 当时权倾东北、威震华北的年轻少帅张学良,耗费巨资,从各处搜罗到不少的石涛作品,当然在这些收藏品中,也有不少是张大千的仿作。后来社会上盛传,所谓石涛的真迹,其实大半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的仿作时,张学良也为自己的“大上其当”而感到震惊,于是他很想结识一下这位能把假画造得天衣无缝,使海内外大名鼎鼎的各鉴赏专家也难辨真伪的假石涛高手。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张学良在东北易帜,由奉军少帅被调到北平,出任国军海陆空三军副司令。翌年,张大千北游故都,寄居长安客栈。张学良听说后,便柬邀张大千吃便饭。当时友人们都提醒张大千,说这恐怕是“鸿门宴”,要小心张学良来算假石涛画的这笔账。可是张大千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不过他临出门时,已嘱咐过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要托人打听关照了。 宴席上,有不少北平书画界的名流,当时张学良对张大千颇有礼贤下士的谦恭之风,于是在张大千心里,便逐渐消除了鸿门宴的顾虑。只见酒席间,张学良谈笑风生,也不问假石涛的事,这才令张大千真正放下心中的石头。不过张学良还是点了张大千一下,他曾拍着张大千的肩头,对着其他客人以介绍的语气说:“这位便是仿石涛的专家,鼎鼎大名的张大千,在我的收藏中,就有好多是他的杰作。” 这是张大千与张学良第一次带有戏剧性的相识情景。从此,他们两人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张大千曾以石涛的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潭》,赠送给张学良,画中还题了一首借景寓意,颂扬张学良雄才大略的诗:“天绅亭望天垂绅,智如亭见智能水。风卷泉水九叠飞,如龙各自从潭起。” 有一次,张大千逛北平琉璃厂,在古玩店中发现一幅《红梅图》,构图新颖,形象生动,敷色鲜明,秀逸明快。在仔细鉴赏一番后,认定是真迹,便问价钱,古玩商要价400大洋,但是这时的张大千,正闹“饥荒”,囊中羞涩,只好与古玩商讲明,此画保留三天,三天内等他拿钱来取。真是巧得很,张大千刚走了不久,张学良就带着卫队也来到这家古玩店,他一眼就看上了那幅《红梅图》,因为古玩商惟利是图,不守信用,以600大洋卖给了张学良。张大千事后得知,只有连声叹气的份。 1935年10月,张大千应杨虎城之邀,赴西安小住。数日后,正要准备回北平,这时张学良却特地来拜访他和索画。张大千因急于成行,允日后补赠,但是张学良却婉言道:“你先画吧,之后我将用专机送你回北平。”于是张大千欲拒不能,只好又留了下来,精心绘制一幅《华山山水图》,画成后,张大千提着画,在炉边烘烤。因距炉火太近,不慎被烧着起火,连张大千的胡须也烧了。当时天色已晚,张大千为了答谢张学良,遂秉烛重新再画,画出一幅更为壮丽的《华山山水图》。张学良闻之,非常感动。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张大千从美国到台湾,经多方的努力,才获当局批准,去采访还在禁见中的张学良。当时张学良送给张大千一卷东西,并说:“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不过你一定要回家后才能打开来看。”张大千回到美国后,打开这卷东西一看,原来正是他们30多年前在北平琉璃厂“暗中争夺”的新罗山人的《红梅图》。张大千不由感慨万千,于是他欣然提笔,画了一幅《腊梅图》,寄赠给张学良,以报知遇之恩。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