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跟痛症体会
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跟痛症体会【摘要】跟痛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与慢性劳损和退行性变有一定的关系,采取封闭疗法治疗跟痛症,只要诊断准确,操作方法得当,临床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关键词】跟痛症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超激光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跟痛症是足部常见疾病之一,为跟部疼痛的总称,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为高发年龄,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1]。本症与劳损和退行性变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早晨或休息后刚下地走路及站立时足跟痛,稍走动时缓解,走路过多时疼痛又明显[2]。笔者总结了本科于2005年2月~2009年10月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47例跟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较好。
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59岁,单侧发病38例,双侧发病9例,病程2个月~5年,跟下痛32例,跟后痛13例,跟骨痛2例。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足跟下或足跟后疼痛在1周以上,排除急性外伤、骨病、感染等因素,X线摄片显示有或无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
3 治疗方法
3.1 材料
采用本院制剂当归注射液(规格2ml/支),日本东京医研株式分社制造的HA-2200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L)。
3.2 取穴
承山、昆仑、太溪、涌泉穴、阿是穴;每次治疗取3个主穴施以穴注,余采用超激光照射;以上穴位交替使用。
3.3 操作方法
在选定穴位局部标记;取10ml注射器1个,吸入当归注射液6ml,连接5号长针头,皮肤严格常规消毒后,针尖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刺入,其深度以针感有传导并觉酸、麻、胀痛得气为宜,回抽注射器芯,无回血后缓慢注入每穴位1~2ml;拔针后,每个穴位按压2min,以避免刺伤血管致皮下出血。治疗后卧床休息10min。接着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运用患处局部取穴与阿是穴相结合照射的方法:穴位照射选用B探头,输出功率为70~100%之间,以照射部位有温热舒适感而不觉灼热疼痛为度,用手持移动法或夹架固定法(间歇法ON:OFF=1:1或2:4)照射;每穴、每部位照射20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4 治疗结果
4.1 观察指标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0分为无痛,1~2分偶有轻微疼痛,3~4分经常有轻微疼痛,5~6分偶有明显疼痛但可忍受,7~8分经常有明显疼痛但仍可忍受,9~10分剧痛难忍。
4.2 疗效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评定。痊愈:疼痛及体征消失,VAS评分0分,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体征基本消失,活动不受限,VAS评分1~4分,仅感轻微疼痛或不适;好转:疼痛及体征减轻,VAS评分5~8分,活动轻度受限,时有反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VAS评分9~10分。
4.3 治疗结果
47例跟痛症患者中,有39例经过2个疗程后,疼痛痊愈,占83%;3例经过2个疗程后好转,占6%;3例效果差或无效,占6%;2例因效果差,后诊断为跟骨高压症,后经骨科采用跟骨减压治疗后获得痊愈,占4%。
5 讨论
5.1 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5.1.1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称足跟痛为“脚根颓”。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丹溪心法》及后世医家都称为“足跟痛”。中医学把本病责之为“骨痹”。其特点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病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足部经脉和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所致。
5.1.2 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本病治宜温经散寒,补肾壮阳,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壮骨,通痹止痛。故取肾经输穴太溪。根据《灵枢:足太阳经筋和足少阴经筋皆“结于踵”,踵即足跟部,故取太溪、昆仑、承山。
当归性温,具有养血补血、活血化瘀之功。《日华子本草》有:当归能“破恶血,养新血”,功能活血祛风、温通宣痹。药理实验证实:当归的挥发油及其成分有明显解痛作用,能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此外,当归还有镇静、镇痛、消炎等作用[3],局部给药还能营养局部肌肉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相得益彰之功效。
穴位注射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作用。注入的药物能够较快缓解疼痛,从而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耐心,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5.2 现代医学认识
5.2.1 病因
5.2.1.1 跟脂肪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专业工具通达信软件操作详解教材 .pdf VIP
- 沉降观测方案.docx VIP
- 《土地管理法》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P12 更多的资料请参阅《2010学年上中CPS活动手册 上海中学.docx VIP
-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课件.doc VIP
- 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docx VIP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