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为主分部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之二.docVIP

手法为主分部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之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为主分部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之二

手法为主分部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之二肩峰下滑囊炎属现代医学病名,约占肩周炎发病率的50%。发病初期症状以肩峰外端疼痛为著,逐渐波及三角肌,引起臂不能外展。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出现肩峰下滑囊、关节囊及肩袖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痛苦,有关笔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简介如下。 1、解剖特点 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位于三角肌下面与冈上肌上面。此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二者之间有一薄的中隔,多数是相通的。滑囊覆盖肱骨节间沟和短小旋转肌。滑囊顶部和肩峰喙突紧密相连底部与肩关节囊上部相结,并形成滑囊底部大部分。当上臂外展90°时。滑囊几乎完全藏于肩峰下。滑囊将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喙突隔开,滑囊内部有滑液膜覆盖,其主要功能是肩关节外展等运动时。肱骨结节不只在肩峰喙突下摩擦。 2、病因病理 当肩部受到直接撞击或肩外展受到间接暴力而导致损伤时可造成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本病的发生往往合并其他肩周软组织退变和慢性炎症。尤以冈上肌腱炎最易病发,这是由于冈上肌腱在肩峰下囊底部。所以,当冈上肌腱发生劳损或退变时,肩峰下滑囊也必然受累。 3、检查诊断 肩峰下滑囊炎根据其表现不同。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与肌萎缩期三个病理改变。急性期患者主诉往往在上肢外展时受到牵拉。扭闪或肩部外侧遭受猛烈撞击而导致肩峰外端及其下方疼痛、肿胀。同时由于剧烈疼痛而不敢做高举、外展、外旋等活动,触及肩峰外下方可有明显压痛与肿胀感,压痛放射至三角肌止点;损伤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即可转为慢性,其症状表现为疼痛减轻。但上臂外展、外旋、高举等活动受限。此类患者在检查时,肩峰外侧(相当于肩髑穴附近)可触及有一大小不等结节状阳性物。但搭肩试验阴性,内收、内旋运动多不受限;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4、治疗方法 推拿为主,根据病情配合水针及中草药外敷。 4、1治则解痉镇痛,消肿去瘀,疏筋通络,松解粘连。 4、2用量急性期以轻手法为主。慢性期可选用中等刺激。粘连及肌萎缩期,应采用较重刺激量;手法操作每日1次,每次20-25分钟;水针适用于急性肿胀期,每周1次,3次即可;慢性期应改为中草药外敷,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4、3手法推摩、揉擦、理筋、弹拔、滚按、扣击等。 4、4穴位缺盆、肩井、曲池、肩髑、肩外腧、臂膳、手三里、手五里、合谷、天宗、膈俞等。 4、5操作 4、5、1消肿解痉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点压合谷、曲池、手三里、缺盆四穴,后用双手掌对揉肩部,并令患者伤肢自然下垂。再用拇、食、中三指捏拿肩井穴,另手自肩部外侧捏拿至肘部,时间约5分钟。 4、5、2理筋通络法:患者侧卧,伤肢在上,医者立其后方。用双手拇指自肩峰揉拨至三角肌止点,后用推理法时间2分钟。 4、5、3压穴通络法:医患姿势同上。医者用双拇指分别按压肩髑、臂脯、手五里、曲池、肘伽寸间4分钟。 4、5、4疏筋活血法:医患姿势不变。医者双手掌对挤患肩前后部,由轻到重,由肩部下移至肘部时问2分钟。 4、5、5松解粘连法:医患姿势不变医者用双手掌扣握患肢肘上部,并上提颤抖,力度由轻到重,频率由慢到快时间2分钟。 4、5、6推抚扣击法:医患姿势同上。医者双手或单手掌自肩髑穴推至手部,同时配取肩贞、天宗、肩外俞等穴,后轻叩上臂部结束手法。 4、6水针疗法此法适用急性肿胀期。 4、6、1药物:盐酸利多卡因0.1mg,地塞米松――磷酸钠4mg,维生素B10.2mg,维生素B0.5mg。 4、6、2用法:用5ml-10ml针头注射器,将上药吸人。经严格消毒后,从肩穴注入关节腔内。 4、7中药外敷法适用于慢性期。 4、7、1处方:当归、川芎、苍术、丹皮、桃仁、红花、善活、独活、甘草、地鳖虫、刘寄奴各10克。 4、7、2用法:上药装入布袋内。用笼蒸15分钟即可以外敷。 5、典型病例 杨某,女,35岁,已婚,工人患者自述,昨日下午做工时。不慎将右肩拉伤,当时即感肩部肿痛,一夜未眠。于2001年9月5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右肩外端肿胀。压痛明显,患肢因疼痛不敢做外展、高举等活动;x线片提示无骨折、脱1位现象。诊断:急性肩峰下滑囊炎。用轻手法施术后,配合水针疗法,隔日来诊,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减轻。嘱休息治疗,经用上法治疗(水针2次、推拿10次)症状消除,临床治愈。 肖某,男,44岁,已婚,干部。患者自述,2月前因骑自行车不慎跌倒,左肩受伤,当时经某医院拍X线片排除了骨折、脱位等骨质病变,后用膏药、口服三七片等药,肿胀得到消除,但疼痛未完全消退,2周来又有加重趋势伤肢外展活动受限,于2004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