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docVIP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7―2009年,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Neer分型的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100例。结果:所有病人随访12-36个月,平均26个月,以Neer 评分:优7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86%。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Technique replacement clamping plank fixed treatment humerus near-end three part of bone fracture Yuan Rongxia Chen Qiyi Yu Yaming et al.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technique replacement union clamping plank fixed treatment humerus near-end three part of bone fracture methods.Methods:From 2007-2009 year,utilization technique replacement,outside the small clamping plank the fixed method treats the Neer minute humerus near-end three part of bone fracture 100 examples.Results:All patients make a follow-up visit for 12-36 month,the average 26 months,by Neer grading:Superior 72 examples,good 14 examples,difference 3 examples,fine rate 86%.Conclusion:The technique replacement union clamping plank fixed is treats the humerus near-end three parts of bone fractures the effective methods. Keywords:The technique replacement Clamping plank fixed Humerus near-end three parts of bone fractures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59-01 提出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指有两处骨折块移位>1cm或者成角>45°,其中包括:①外科颈+大结节骨折;②外科颈骨折+小结节骨折 。我院自2007―2009年,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10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45岁,骨折时间<2天,均为闭合性骨折,不合并神经损伤;均符合Neer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麻醉及体位:臂丛神经麻醉、仰卧位。 2.2 手法复位方法。 2.2.1 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我们依据外科颈骨折移位情况再分为外展型、内收型。 ①拔伸牵引矫正短缩旋转手法: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侧腋窝,另一助手握患者前臂下端及腕,两助手做顺势拔伸牵引3-5分钟后,牵引远端助手内旋前臂30°,使外展型肩关节外展45度位;内收型外展70度位。②端提、按压矫正侧向移位手法:a、外展型: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外科颈骨折近端外侧,同时其余各指环抱端提骨折远端内侧,牵引远端助手同时做内收动作。b、内收型:术者拇指按压骨折近端内侧,同时其余各指环抱端提骨折远端外侧,牵引远端助手同时做外展动作[1]。③前屈过顶法矫正向前成角畸形手法:术者改下蹲位,双手扣紧外科颈骨折端向后推挤的同时远端助手在牵引下采用前屈过顶法将患肢上臂前屈上举过头顶以矫正向前成角。④加强断端稳定手法:复位后术者轻轻纵向扣击尺骨鹰嘴处,使骨折端互相嵌插。 2.2.2 大结节复位手法:推压大结节向前下内。 2.2.3 小结节复位手法:推压小结节向外。 2.3 固定方法。 2.3.1 放置棉垫、压垫:对于外展型骨折,内侧板的蘑菇垫[2](夹板的一端用棉垫包住,呈大头型,称为蘑菇头)放在上方,同时在外科颈骨折远端外侧加放1块平垫;对于内收型骨折,内侧板的蘑菇垫放在下方,同时在骨折近端外侧加放1块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