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红玉米
6、“形式”的意味: 正因为作者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声音”,它对应着诗人的生命律动,所以,诗人在形式上已经不需要做出过多的努力,形式会随着这种生命律动自然生成,诗人只需“应声起舞”。 所以有人说: “读这样的作品,常使我想起一个问题:对于诸如痖弦这样的诗人来讲‘形式’意味着什幺呢?是自然,是‘水到渠成’,是风的律动、树的呼吸、潮水的起伏,是那串‘红玉米’就那幺平平实实顺顺溜溜鲜鲜亮亮地挂在‘记忆的屋檐下’,然后倾听‘宣统那年的风吹着’……于是我们发现,在真正成熟 和优秀的诗人那里,对经验的整理和对语感(结构、形式)的吁求是同步完成的,是一种流泻而非操作。一切取决于心态,放松、洒脱、沉凝、自如地呼吸、倾听和述说。” (沈奇:《对存在的开放和对语言的再造——痖弦诗歌艺术论》) 请你诵读《红玉米》 第2讲 记忆中的红玉米 ——痖弦:《红玉米》 一、作者简介: 痖弦,著名台湾诗人,原名王庆麟。 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一个农民家里,6--17在家乡读书。 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到台湾后进国民党政工干校的影剧系学习; 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海军工作,1966年以少校军衔退伍; 1969年任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 1974年兼任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及《中华文艺》总编辑; 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 1977年起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其间曾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并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 痖弦1951年左右开始写诗; 1952年在《现代诗》发表《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 不知經過了多少季節,多少年代, 我遙見了人間的蒼海和古龍般的山脈, 還有,鬱鬱的森林,網脈狀的河流和道路, 高矗的紅色的屋頂,飄著旗的塔尖 於是,我閉著眼,把一切交給命運, 又悄悄的墜落,墜落, 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 終於,我落在一個女神所乘的貝殼上。 她是一座靜靜的白色的塑像, 但她卻在海波上蕩漾! 我開始靜下來。 在她足趾間薄薄的泥土裡把纖細的鬚根生長, 我也不凋落,也不結果, 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 1954年10月和张默、洛夫一起创办《创世纪》诗刊(是《创世纪》的“三驾马车”之一)后,才正式写起诗来; 此后的五六年,是他诗情最旺盛的时候,甚至一天有六七首诗的记录。 1966年后,因种种原因停笔至今(“生活即是诗”)。 痖弦诗风谨严而富有开拓性,善于将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相结合,是台湾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早年他崇拜德国诗人里尔克,早期影响他最大的是何其芳,何其芳曾是他青年时候的诗神,《预言》里的重要作品他能背诵。 他的诗所写的都是他的体验和体会,诚如他自己所说,呼应内心深处的召唤,追寻青年时代的梦想。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生命本质的体认。 主要著作有: 《痖弦诗抄》 《深渊》 《盐》等诗集。 二、作品诵读: 董浩朗读《红玉米》(/show/d2vuV7EoBkJYXF6g.html) 红玉米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犹豫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 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 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 挂着,久久地 在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你们永不懂得 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 和它的颜色 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 犹似现在 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 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红玉米挂着 三、作品讲解: 1、诗与回忆: 2、“红玉米”意象: 3、内在情感: 4、意象的节制: 5、诗中的“声音”: 6、形式的意味: 1、诗与回忆: 痖弦认为,人生朝露,艺术千秋,世界上唯一能对抗时间的,对他来说,大概只有诗了。 人的一生,其实是生命与时间之间展开的永恒搏斗,时间的流逝销蚀着人的生命,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永恒而难言的痛感。 时间如尘,遮蔽着人们的过去,悄悄地抹去人们的生命足迹,淹没着人们生命中的一切悲和喜。于是,诗成为人们对抗时间、挽留生命的有效手段。它能擦亮过去,让历史变得新鲜。 汪曾祺:“小说是一种回忆”。 宇文所安《追忆》(/show/tVz5dmWQlIdq5sxN.html)。 在基本语式上,本诗便是这样一种回忆:“宣统那年的风吹着……”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语式,缓缓地进入了回忆。 在回忆中,历史复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