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第1节 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7. (1)再拜:拜两次,古代表示隆重的礼节。 (2)家君:古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的词。 (3)管弦:代指音乐。 (4)左迁:降职。 8. (1)生:通“性”,禀赋,资质。 (2)豪:通“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赀:通“资”,物资。 (4)而:通“尔”,你,你的。 1. D 【解析】狱:官司、诉讼案。利用信息来源“其他奉檄审理邻邑疑狱,平反无算”这个句子里的“平反”二词可以得知应当是“案件”,不可能是“监狱”。 二、 2. C 【解析】都可以翻译为“于是”,表示承接。A.第一句里的“者”表示“……的人”,第二个是助词,表停顿。B.第一个“且”可翻译为“并且”,第二个表示“将要”。D.第一个“以”表示“在”,第二个表示“用,拿”,介词。 3. C 【解析】因为死者居住地肯定是多样的,不可能到死者家乡去一一立碑志,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上面刻上那些死者的姓氏和故里”,所以,补上的部分应当是表示并列的词。 4. A 【解析】“逍遥自在”讲的不是他的为官态度,而是他的做人态度。 5. (1)你们检点约束自己,我不会苛责你们,你们也不要用钱贿赂我。(“不尔苛”译为“不会苛责你们”,“为”译为“贿赂”) (2)总督巡抚索(求)取钱财的事败露,沈嘉徵因为没有及时上报,被弹劾免去官职回故里。[“购”译为“索(求)取”,“劾”译为“被弹劾”] 三、 1. B 【解析】根据文章信息“十五岁为诸生,有名。十七岁举于乡”中的“诸生”一词,再联系前后关系可以判断,应当是跟科举考试有关,所以这里的举当为“科考中举”。 2. D 【解析】均表转折。A.用,介词/因为,连词;B.被,介词/成为,动词;C.对,介词/向,介词。 3. C 【解析】哭庵“无一日不哭”是因为母亲去世,他认为“天下皆无可哭,而独不见其母可哭”。 4.哭庵平时谓天下无不可哭/然未尝哭/虽其妻与子死不哭/及母没而父在/不得渠殉/则以为天下皆无可哭 5. (1)就转移他的爱好到游山玩水和世外隐居上,所研究的学问都不能完成。(“移”“治”“竟”须落实) (2)指责(反对)尧舜、轻视汤武的心,(他)就不曾有一天改变过。(“非”“薄”“易”须落实) 四、 1. B 【解析】联系后面的进士一词,可以推断“举”字意为“考中科举”。 2. C 【解析】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A.因为/凭借;B.却/只;D.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处所,地方。 3. D 【解析】错在“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为了突出独孤生技艺的高超,作者没有笨拙地继续描述他更高妙的笛声,而是让他指出李謩吹奏中有夷乐,并断定李謩有朋友是龟兹人,还指出李謩演奏的失误,更“神机妙算”断定李謩的笛子都不管用。最后才描述独孤生的笛声。 4.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5. (1)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处”译为“居住”,“率”译为“都”“全都”) (2)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杂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的朋友?(“杂”译为“掺杂”,“得无”译为“莫非”“莫不是”“难不成”“难道”“恐怕”) 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中的含义 1.(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尠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 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