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实践中的新闻选择新
玉树地震中没有被传播的照片 《艾滋病人小路》中记者放弃拍摄小路生命最后一刻的镜头 陈远忠:我当时有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那种状况下他就像一条鱼一样被从水里拿出来,有那么多空气他吸不上,很狂躁,又感觉很危险,他不断地从病床上滚到地下,从地下又被抬到床上。 记者:你拍下来了吗? 陈远忠:没有拍。 记者:为什么没有拍? 陈远忠:如果再拍太残酷了。 涂俏:他丧失意识前的时候他就把他的嘴唇撅起来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看懂了--他想吻她,这时候奇迹出现了:美恋毫不犹豫地去吻他。我想那是一个生死之吻。 2000年10月19日19点30分小路死于急性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 美国《贝克斯菲尔德加利福尼亚人报》拍摄了一溺水死亡的5岁男孩尸体以及其家人悲痛欲绝的照片,结果引起很大争议。尽管编辑解释说,这样做的本意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公共水域游泳可能引发悲剧的重视,但这张照片对这家人隐私权的伤害还是让报社倍受攻击,有人甚至扬言要炸了报社。最后报纸的主编也不得不出来道歉。 一战停战日的报道 曾被称为“灰色女士”的纽约时报 1906.6.26的报纸 伦理标准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现在的纽约时报 第四讲 决定新闻选择的其他因素 决定新闻选择的其他因素 (1)政治因素 科学可以没有国界, 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新闻从业者在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事实的时候,应该具有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为重,正是中国新闻实践的传统。 报馆有益于国事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狂犬疫苗的发明者 以“政治因素”衡量新闻选择,本身也需“与时俱进” 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好人好事”在《新闻联播》中占据较高的比重 1982年,仅好人好事的报道就达日均1.3条,最多时一天5条。如1982年3月9日的国内新闻: 1、 中外妇女在人民大会堂欢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2、 李先念会见法共代表团 3 、西哈努克亲王离京赴朝 4 、广东垦区三十年累计造林一百三十五万亩 5 、甘肃白银棉纺厂建成投产 6 、北京市范家胡同储蓄所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7 、解放军三零四医院护士柳静宜为群众义务看病十八年 8 、北京市延庆县女社员傅淑义精心照顾公婆 9 、北京清河毛纺厂档车工索桂清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0 、哈尔滨市保国副食店王建军被人誉为珠算女状元 11 、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展览在长沙展出 12 、云南呈贡县春耕备耕忙 13 、北京市成立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2009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 对“政治因素”的理解不宜僵化 十七大开幕次日各报头版 毛泽东对新华社摄影记者杜修贤说: 少拍我,多拍人民。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批评道: 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 2003年胡锦涛主持会议,讨论制定《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延安《解放日报》,领导人的一般活动不在头版,更不在头条 1942年7月1日《解放日报》二版报道毛泽东、朱德的活动消息。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时期,领导人的一般活动报道也不必占据重要位置 人民日报1956年7月2日头版。毛泽东会见外宾的报道和照片在头版右下角,全文仅111字。 决定新闻选择的其他因素 (2)媒介定位 不同媒介定位在运用新闻价值衡量事实时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媒介定位标准) 媒体定位(精英/大众;全国性/地方性;老人/儿童/女性;综合类/专门类) 不同地域 不同性质 不同性别的受众群 不同内容偏好 不同专业 不同出版周期 (3)新闻生产流程 A. 对成本的考虑 利润=产出-投入 揭露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 传媒大鳄默多克 为降低成本,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与其不厌其烦地解释事实,不如报道一个轰动的案件;费劲地报道远处的一个重要事实,不如报道一件身边的花絮。 由“佐丹奴”而“壹周刊”的香港传媒大佬黎智英 B .对事件发生时间的考虑 一件事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是否“契合”媒体的截稿时间,或媒体记者是否能到场;或一件事在什么时机发生,都对是否能够被传播有重大影响。 C. 把关人的个人偏好 D。 新闻机构所在地 E。与同时段其他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比较 (4).从伦理角度,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因与职业伦理相违背而不应传播。 半截人彭水林的报道中一些画面 不应直接展现尸体、死刑、杀人场面,不应赤裸裸地展现血腥、暴力和痛苦以及严重的畸形。不应传播伤害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
文档评论(0)